化解原住民困局
自今年一月以來,加拿大原住民對政府的不滿不斷升級,且在多個城市爆發「不再懈怠Idle No More」的街頭示威。政府和國民若不謹慎回應那些示威行動和酋長們的要求,不久將來,雙方關係必定急劇惡化。
主權概念分歧問題
現今的難題不單是利益分配的衝突,不只是加國政府每年要支付多少款項予原住民,更是主權概念的分歧問題,因為有些原住民的激進社會運動份子已經揚言,要爭取回復到加拿大立國之前那樣的談判局面!
筆者認為,要雙方談判有合宜的進展,先要化解土著居民對白人的歷史仇恨。事實上,總理哈珀 (Stephen Harper) 已經在2008年6月國會中代表加國政府道歉,承認過往400年歐洲移民在這片大地上對原住民的壓迫和殘害,包括:強迫他們自小學開始接受西方教育制度,藉以同化他們。對於過去的錯誤,昔日政府的做法是盡量迎合酋長們的要求──每年撥款數以億元和設立土著保留區;政府期望對方能切實利用他們的土地和財政,去改善土著居民的生活。另外,也鼓勵主流的商界人士,與土著一同發展土地資源和其他民生企業,例如:與部族分享林木、礦產、石油等天然資源開採的利益。當中也有一些成果,的確改善了部份原住民的生活條件。對那些已經享受到西方文明、受益於經濟繁榮生活的原住民來說,應該致力協助其他同胞去改善教育、和諧思維、合力建設等。
然而,大部份原住民仍然處於非常惡劣的生活環境。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政府的大部份撥款並未去到一般原住民手上;二是有些土著選擇居住在根本沒可能發展經濟、甚或改善生活設施(例如有水電供應) 的偏遠地區。
酋長比總理收入高
根據《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一篇文章(2009/12/22)揭露:在緬省(Manitoba)的一個部族Peguis First Nation,其酋長和四名委員每人的年薪由最低的20萬6千元到酋長的31萬元。而緬省省長年薪只有15萬元,這個擁有7200人的部族酋長之可免稅收入,比加國總理的薪酬還高,堪稱為超級「土皇帝」。有些酋長經常用公帑去旅遊和消費,而他的豪宅跟皇宮無異,這已是大眾傳媒報道的事實。
其實,加拿大政府在早幾十年前,已經容許原住民有住區的選擇自由權──或居於保留區、或進入主流社會生活;只是不少土著卻選擇到偏遠的地區生活,可是那些地方根本沒有發展為城鎮的經濟條件,所以至今他們的生活還是原地踏步。究其原因,他們都不願意認識西方社會文化,寧可自我封閉在本身的傳統宗教和世界觀之中,也不肯虛心接納西方文化的優點,借助它來改善本身的生活條件。
沒有人在法律之外
歐美先進國家在過往幾百年的經濟發達和社會和諧,並非偶然的事,乃在於法律之下人人平等、沒有人在法律之上。此外,不但要重視個人權利和責任,也有重視個人和社會中群體的配合,才能使大家享受到蓬勃的經濟發展,而非依賴政府供應一切所需,更不應追求額外的社會福利,因為那是最下策的思維和人生哲學。
最終,原住民要明白,若要生活改善,必定要有這觀念──沒有人在法律之外。他們若要加拿大政府的財政資助,除了需要向政府交賬外,還當向加國公眾表達人人平等的透明度。
盧維溢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