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二號殺手」
全國性的「精神健康周」及「兒童精神健康周」將於下月舉行,目的是提醒國民關注精神健康。事實上,精神健康問題日趨年輕化,並已成為導致本國15歲至24歲青少年死亡(自殺)的第二大主因,僅次於意外身亡,成為年輕人的「第二號殺手」。根據2月份多倫多教育局首個學生精神健康調查顯示,超過七成的九至十二班學生常感焦慮、擔心前途、無故感到疲倦。這個報告已成為大趨勢的指標,有醫生相信,溫哥華、卡加里、愛明頓、滿地可、渥太華等大城市的學生情況亦相若。
警號令人震驚
負責多倫多教育局首個學生精神健康報告的研究協調員表示,大家必須正視這個令人震驚的警號,並希望調查結果有助當局定出更多適切的精神健康策略。超過七成的中學生覺得焦慮、擔心前途、時常無故感到疲倦。專家認為,這些徵狀可能源自不同的原因,單是年輕人沉迷上網,就引發出多不勝數的問題;東安省兒童醫院的醫生也認同這說法,「有時我替他們解決了睡眠問題之後,其情緒或焦慮徵狀便消失了。」
正視精神健康
自尊、應對能力、社會支持、總體幸福感等指標,均可以反映出兒童的精神健康狀況。青春期是孩子一個顯著的發展過度期,在各方面都有著急促的成長,甚至好像滿有能力和把握去應付當前、或是將來要面對的壓力;同時,在積極參與有意義的活動或人際關係等方面,都朝健康的方向發展。但假如有一天,他們的學業成績突然一落千丈、感到莫名的恐懼,睡眠或飲食習慣、朋友關係或活動興趣等出現不尋常的改變......這些都是精神健康亮起紅燈的徵兆。
自殺率踞高位
本國每年有超過120萬兒童和青年被精神疾病困擾。加國精神健康協會 (Canadian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 估計,在12歲至19歲的青少年當中,有10%至20%曾受著一種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礙影響,以致其社交、情緒或學業出現問題;約5%男性及12%女性,曾發作過一次嚴重的抑鬱病;而有可能發展成抑鬱症的人數,更高達320萬人。
精神疾病日益威脅著加國兒童,這也是引致15歲至24歲年輕人死亡的第二大主因,本國青年的自殺率高踞工業國第三位,每年有4,000人因精神病而自殺離世。此外,治療青年精神疾病的費用佔加國醫院保健總支出的第二位,由此可見患病者之多、需要之大。
問題認知不足
超過四分三接受《兒童精神健康項目》調查的受訪家長以為,本國兒童和青年人患病最多的是注意力不足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其實,正確答案依次為焦慮症、行為障礙和注意力不足症。兒童精神健康醫生指出,國民對精神健康的認知明顯不足;而家長、醫生和老師都應具備分辨精神健康的基本知識,因為一旦發現孩子精神有異(很多問題早於兒童期或青春期出現),他們便可以立刻識別,及早送治。據悉好些孩子因為早期被確診及醫理,情況得以改善,繼而回復正常生活,享受健康人生。
家庭過度沉默
去年公布的另一項家長民意調查發現:1) 不少父母以為自己是第一個得知孩子有精神健康問題;其實不然,因為子女未必會向父母透露實情。2) 家長常會不自覺地避開一些敏感話題,超過半數的人從不跟其他人討論孩子的精神狀況。3) 家長對子女不尋常的舉動,每每採取觀望態度,直到孩子重複傷害自己或他人,甚或等老師要求家長正視問題時,他們才會有所行動。4) 超過80%被訪家長表示,孩子精神健康出問題時,他們面對的最大難題,並非感到恥辱或受到歧視,而是不知如何取得可靠的資料和服務。
提倡健康生活
2010年《學齡兒童健康行為》報告指出,家庭、學校、同輩、社區對兒童的精神健康,有著緊密的關係和直接的影響。要是兒童能享有正面的人際交往關係-在家裡,跟父母有良好的溝通、與兄弟姊妹較少爭執、一家人常在一起用膳;在學校,學術成就和校風優良、得到教師及同學支持;在朋輩間,樂於參與正常活動......自然擁有良好的精神健康。事實上,健康的生活模式跟精神健康是息息相關的。
精神健康策略
加國首度推動全國精神健康策略,提議把引致精神疾病的主因、預防和治療方法等,列為國家優先處理項目,並要求在未來十年增加30億至40億元經費。此外,需以社區和學校為本,擴大防止兒童和青少年(特別是貧窮、家長有精神病、上癮或有暴力傾向的高危一族)精神病的計劃;不然,日後當這個群體的精神問題越趨嚴重時,肯定會成為社會的沉重負擔,包括高昂的褔利開支及不斷消耗的住屋資源。現時,本國患有行為障礙的孩子達85,000名,如果一名孩子通過早期治療,來防止問題惡化的話,終生便可以省下$280,000。
推行全國活動
每年5月,加國精神健康協會(Canadian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 CMHA)都會舉行「兒童精神健康周」,目的是提高公眾對兒童精神健康的關注,更強調家庭跟青年參與這項運動的重要性。此外,還有全國性的「精神健康周」,以鼓勵國民學習、討論、反映及參與有關精神健康的事宜。這些活動,都有助對抗本國青少年的「第二號殺手」。
黎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