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締造健康快樂的童年
心理學或醫學研究皆指出,精神健康問題跟個人的童年有莫大關係。因此,父母為孩子提供最佳的成長環境,讓他們擁有安全感、依附感、信任等正面精神健康元素,至為重要。
青年精神健康問題多倫多約克區華人精神健康計劃(York Region Chinese Mental HealthInitiative)將在今年5月份,首次舉辦華人青少年精神健康方面的活動。當中有專家撰寫諸如厭食症、電腦和遊戲上癮、網上欺凌(cyberbullying)等各類精神健康的文章;此外,還提供探討欺凌問題的工作坊,邀當事人現身說法、分享感受,好使與會者能更深入地探討這個課題、學習如何讓孩子免受欺凌及處理的方法;同時,又希望讓服務華裔精神健康的主流專業人士,可以更明白華人的需要。是次活動的目的,主要是喚起眾人對青少年精神健康的關注,以及認識華人社區的有關服務機構。更重要的,是叫家長瞭解欺凌是不受種族、階級、文化、地域等限制的,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被人欺凌,問題未能及時處理的話,對孩子的精神健康影響深遠,包括自我形象、成長、社交活動、工作等多個層面,絕對不容忽視。
童年關鍵家長省察心理學或醫學研究皆指出,精神健康問題跟個人的童年有莫大關係,因此,為人父母者責任重大。為孩子提供最佳的成長環境,讓他們擁有安全感、依附感、信任等正面精神健康元素,至為重要。當孩子面對困難時,家長必須給予肯定的回應,好叫他們有支持的力量度過難關。相反,如果父母的做法不當,例如,發覺孩子上學緊張不已時,不但沒有找出箇中原因及解決辦法,反而一味強迫他們就範,這樣只會對小孩產生負面情緒,並可能留下終生不可磨滅的陰影。成長於北美的孩子,跟他們來自中港臺的父母,在價值觀和溝通方法上十分不同,若這些父母將他們的成長教育模式套用於子女身上,不一定適合。一般華人家長多期望子女修讀醫科、法律等熱門學系,因而「催谷」(強逼)他們狂啃書本,當孩子表現不合乎理想時,便直斥其「懶惰」、「不懂為自己打算」......父母可想過,太過嚴苛或不符合孩子興趣和能力的要求,可能會令子女情緒不穩,甚至引發精神健康問題,結果是得不償失。
負面印象牽連甚廣精神壓力、抑鬱症、焦慮症、難以適應移民生活等問題,都是屬於精神健康覆蓋的範圍。一般人的注意力可能只集中在持刀砍人、跳下地鐵車軌等極端例子。統計數據顯示,精神分裂症、抑鬱狂躁症等患者打人的比率,跟正常人無異;然而,傳媒往往把精神病人犯事的新聞肆意擴大,令公眾對精神病患者有負面印象。因此,好些青少年在出來工作以後,即使因受情緒困擾而引致各種身體毛病,如胃痛、頭痛、渾身不舒服等,也不敢將實情告之,避免引起他人的非議。其實,個人的精神健康問題牽連甚廣。試想想,孩子若患上抑鬱症,家長就得花精力和時間去認識他們的病情、尋找合適的服務,難免會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和運作,其他子女或許因被父母忽略而抱怨。要是孩子需要接受藥物治療,家長或會擔心經濟負擔重、更害怕他人異樣的目光;若是子女不能上學,家長又會擔心他們的學業、工作前景,甚至將來成家立室等問題。精神健康問題應及早處理,不然,日後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肯定會出現不同的問題,影響只會越來越嚴重。
身心平衡生活模式若以極端的心看待事情-如非黑即白、非好即壞......皆有損身心健康。倘若一個人只著重工作而漠視其他一切,包括家人、朋友、宗教信仰、生活趣味......一旦工作不順遂,甚至失業,這個「工作狂人」就很容易崩潰。所以生活要平衡,就算一方面出了問題,也可在其他方面得到補足。現今的醫學研究,不但強調生理和心理的重要性,更主張健康生活模式(均衡飲食、適量運動、足夠休息),以達至身心康泰。情緒緊張每每會令肌肉收縮,肩緊、頸痛等,所以為了健康著想,應該在工作之餘,騰出時間,小休五分鐘作深呼吸,肌肉自會不其然放鬆,人也輕快得多,這種呼吸法也適用於「恐慌發作」(panic attack)的患者。
預防勝於治療,希望大家能為孩子締造健康快樂的童年、注重身心健康平衡的生活,得享美滿的人生。
屈必穎(恆康中心心理輔導員、現任約克區華人精神健康組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