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木嘴
木嘴─木,粵音口頭語比書面語讀高一些,讀作muk1,為陰入聲。印象中「木嘴」的嘴形是雙唇輕閉而稍稍向前。說人「木嘴」是指他口齒不伶俐、傻兮兮的、出言作事沒分寸、常開罪人。
八十年代初期,香港電視劇集《親情》深入民心,周潤發飾演石暉一角,為人善良,但吊兒郎當、愛捉弄別人。石暉出語輕佻,常說「係咁先,唔係咩呀﹗」(就這樣吧,要不是想怎樣呀﹗)由於他常罵人「木嘴」,故諢名叫「木嘴暉」,因此「木嘴」二字給人的印象轉成輕佻不自重,而具體的嘴形是怎樣已說不清楚。
近年來不少初出道或年輕的藝人愛扮作無知,把嘴唇拉長輕閉內合,一臉天真無邪,將成年人「兒童化」,作惹人憐愛狀,因此「木嘴」又有了新定形和定義了。
我心目中「木嘴」又是怎樣的呢?是在高位、沒有熱情和使命感、只管混飯吃的人。這話怎麼說呢?因木嘴時嘴唇內合,像沒了一雙嘴唇;「一雙」英語是pair,「pair唇」與英語passion音近,passion的意思是熱情,所以「木嘴」就是沒passion、沒熱情的意思。我最先看到「沒pair唇」等同「沒passion」的調笑論,是在香港藝人詹瑞文的脫口秀 (talk show) 中,而與木嘴拉上關係是我戲耍的,但我這說法沒有群眾基礎,肯定不會成為流行語。
胡謅了一會,想已看到語言是活的;語音、語義在變,而變的原動力多在較為俚俗的民間。當新的語音、語義打進大眾文化一段時間,才為文人整理、雅化。中國的詩經、詩、詞、曲都是沿著這方向發展。香港多年來為粵語正音,越正越亂,源於粵音標準難定。若以宋代《廣韻》和近代黃錫凌《粵音韻彙》為範本來正音,把 「雛」字正為「鋤」音、「梵」字為「飯」音,這是墨守、漠視語言的生命力。況且這些所謂代表性的韻書也有不少問題,其身不正,只可作為參考資料而已。
梁立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