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飲食要均衡
節日飲食,多半是含高蛋白質的肉類。很多人以為蛋白質是人體唯一的能源供應,有些人更以為從食物中攝取蛋白質是最好的,而只要減少澱粉質食物,就不會增加體重。這說法對嗎?
勿攝取過多動物蛋白質
蛋白質在人體內確能負起構成和修復組織、調解生理和供給能量等三大功能。人體內各組織和器官無一不含蛋白質,同時,體內各種組織細胞的蛋白質也在不斷更新,而只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方能維持這樣的更新。身體受傷後,也需要蛋白質幫助修復;另外,蛋白質在體內可以構成和調節生理功能。不過,供給人體能量只是蛋白質的次要功能而已。
蛋白質是一種複雜的有機化合物。如果把蛋白質比作一條項鍊,氨基酸就是組成蛋白質項鍊的每一顆珍珠,項鍊上有著20至數百個氨基酸。攝取過多蛋白質(尤其是動物性蛋白),其實對人體有害無益。在攝取過多動物蛋白質的同時,體內必然攝入較多的動物脂肪和膽固醇;此外,在正常情況下人體是不儲存蛋白質的,所以必須將過多的蛋白質脫氨分解-氮會由尿液排出體外,因此加重了代謝負擔,而且在這過程中由於需要大量水分,亦加重了腎臟的負荷,對腎功能欠佳者,危害就更大。攝入過多的動物蛋白,也就是攝入過多硫胺基酸,會加速骨骼中鈣質的流失,容易造成骨質疏鬆。
植物性和動物性蛋白質
蛋白質在胃液消化酶的作用下初步水解,在小腸中完成整個消化吸收過程。在腸內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質,不僅來自於食物,也有腸黏膜細胞脫落和消化液的分泌等,每天有70克左右蛋白質進入消化系統,其中大部份被消化和重新吸收,至於未被吸收的蛋白質則由糞便排出體外。
蛋白質在體內經過消化,水解成氨基酸被吸收後,需要重新合成為人體所需蛋白質,同時,新的蛋白質又在不斷代謝與分解,時刻處於動態平衡中。因此,食物蛋白質的質和量、各種氨基酸的比例,都會直接影響人體蛋白質合成的量。
蛋白質的食物來源可分為:植物性蛋白質和動物性蛋白質兩大類。植物蛋白質中,穀類的含量不算高,但由於是人們的主食,所以仍是膳食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特別是大豆含量高達36%-40%,氨基酸組成也比較合理,在體內的利用率較高,是植物蛋白質中非常好的蛋白質來源。
蛋類、肉類(包括禽畜和魚肉),蛋白質營養價值屬於完全蛋白質,是人體蛋白質的重要來源。此外,像芝麻、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乾果類的蛋白質含量亦相當高;可是,由於這些植物性蛋白質屬於不完全蛋白質,很多人就認為,要食用肉類才可以攝取到足夠的蛋白質,其實,只要把豆類和五穀混起來,已得到完全的蛋白質。
不均衡偏食蛋白質缺乏
就算在今天文明進步的社會中,由於飲食不均衡又偏食,在成人和兒童中都會出現蛋白質缺乏的情形。
缺乏蛋白質的常見症狀是:代謝率下降、對疾病抵抗力減退、易患病,長期後果是器官的損害。兒童生長發育遲緩、體質下降、淡漠、易發怒、貧血及乾瘦病或水腫,並因為易感染而繼續發病。成年人則肌肉消瘦、肌體免疫力下降、貧血,嚴重者將產生水腫。
總之,節日的飲食最需要「均衡」。一方面不要因為美食當前而毫不節制,另一方面,亦別因為怕增加體重而偏食,「均衡飲食」包括了: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好品質的脂肪和完全蛋白質,加上適度的運動和休息,大家自會有一個健康愉快的節日假期。
林李瓊芷(加拿大註冊整全營養師R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