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業物理治療師到牧師 徐匯強喜樂作工
徐匯強,從擁有一間物理治療診所的專業物理治療師,轉為獻身教會、服事人群的牧師,工作性質顯然截然不同;然而,他卻認為轉移的過程很自然──只是在自己都十分喜歡的兩個專業領域中,選擇了回應上帝的呼召而已。
專業的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是徐匯強的專業──早在移民之前,他在香港已經是一名專業物理治療師。1986年,曾前來愛明頓考取本國的物理治療師證書;1988年,移民愛明頓,他一邊工作、一邊在亞省大學修讀一年物理治療課程,獲得加國認可的物理治療專業學位;之後繼續進修,取得醫療管理碩士學位。後來又花上幾年時間修讀了手力治療。「所有跟物理治療相關的課程,我全部都讀完了。除了因為喜歡讀書外,最重要的是我對物理治療這一門課,甚有鑽研的興趣。」先後在香港和加拿大讀書,徐匯強深深感受到兩地教育體制的不同,「香港是英式教育,屬學徒式做法,注重實習,師生間的關係較為緊密;加拿大則是學院式教育,注重理論和研究。兩種制度各有長短,前者實踐性很強,但對日後發展有很大限制;後者有利於全面發展,但缺乏實踐。」徐匯強坦言,這兩種不同的教育體制剛好互補不足,而他正兼得兩者所長,獲益匪淺。
1996年,徐匯強開始在愛明頓經營自己的物理治療診所,求診者不勝其數。「這裡的冬天不但漫長而且寒冷多雪,無論人車在濕滑的冰地路面行走,都很易發生意外,撞擊效應令頸腰受創、一不小心滑跌扭傷;也有不少人在各類室內或户外運動中出事;在日常生活中,亦有很多人因為坐立姿勢不正確、在長期工作中形成各種職業病等,換言之,需要接受物理治療的病人只會越來越多。」徐匯強覺得,這個專業既能幫到人,自己又可在工作中得到滿足感,因而樂在其中。然而,2002年,他竟萌生了一個與本行業截然不同的想法。
迷羊故事想起承諾
那是在他參加中國醫療短宣期間,於一個早晨分享中,講到了迷羊的故事:「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聖經•馬太福音》9:36-38)徐匯強深受感動,希望能回應神的話成為牧者服侍人群,且又想起昔日在香港時曾經許下的一個承諾。
「在1975年信主之後,我一直都有參與教會事奉──教主日學,甚至講道,且在服事中也得到很大的喜樂。期間,不少弟兄鼓勵我去當傳道人,然而,當時我最愛的還是物理治療,於是跟上帝討價還價:父啊,請給我機會,讓我先去完成我想做的事情,回頭再來事奉你!」上帝給人自由意志,祂寧可等待,直到有一天,徐匯強想要追逐的夢都一一達成了!
移民愛城之後,他仍繼續在教會裡教主日學,他的能力和恩賜同樣得到弟兄姊妹和牧者的肯定,而他自己也在事奉中,時時感受到不一樣的喜樂。「如果說,2002年的醫療短宣開啟了我昔日的承諾之門,那麼,在2005年再次參加醫療短宣後,讓我更清楚看到了上帝的呼召、肯定了自己的新路向。我依然喜歡物理治療,但是,上帝的呼召有更大的吸引力。」徐匯強終於肯定,這就是上帝要他走的路。
修讀神學神跡完成
2006年,徐匯強跨出了邁向人生新里程的第一步──修讀神學課程。在太太的同意和共識下同心同步,他也開始積極準備,逐步退出物理治療專業,修讀神學,裝備自己。
一邊打理診所,一邊修讀多達96個學分的神學課程,真是談何容易!連徐太太都跟他開玩笑說,估計得讀上十年八載。然而,上帝的恩手為他開路──他本身的碩士專業學位竟能為他減免了19個學分。「簡直就是神跡!我讀的醫療管理碩士課程,根本與神學毫不相干,不僅自覺不可思議,連教授都非常詫異說,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但事情就這樣成了。接下來,他竟然能在邊工作、邊學習的環境下,和全職學生一樣,在三年內修完所有課程。他只能說:「這真的出於上帝的能力,不是我自己!」
2009年初,徐匯強賣掉生意之後,便回到自己的母會──愛城宣道會城北堂實習。在那期間,他的表現得到教會的肯定,神學尚未正式畢業已被聘為英文堂的牧者。他和教會的一眾信徒同心合力,服事土生青年團契和教會英文崇拜。「雖然我的母語不是英文,但是上帝卻派我做英文事工,這不是一件易事,但我知道,能力是上帝給的,無須太擔心。」他全心全意投入牧者的角色,對教會、對這個居住了26年的城市,注入了更深層次的關注和關懷:「未來一代的走向,跟我們第一代移民必然很不一樣。粵語移民人數不斷減少,英文慢慢成為主要社交語言,教會必然走向社區化、多元化,英文則是共同的語言。」2013年10月,徐匯強被聘為教會主任牧師,肩頭上的擔子更重,然而他卻滿有信心──因為他依然因事奉而喜樂,因為他仍然持著上帝是他力量、能力的來源。
深愛愛城移民無悔
「雖然愛明頓天氣寒冷,交通也不及其他幾大城市便利,可是,這裡很有人情味,愛明頓做義工的人數是整個加拿大最多的,籌款也是居全加之冠......還有,市中心的河邊,夏天風景非常漂亮......」談起愛城,徐匯強言語間流露出淡淡笑意。看來,雖然當初選擇愛明頓,純粹是因為進修,以及移民時在此已有工作之故,可是,多年生活下來,他對這個城市、對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群,已經沉積出一種深厚的情感,以致他願意放下醫治人的身體需要,轉向服事人的靈魂和心靈需要,叫人得到更大的福樂,一如他自己的人生!
周艷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