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深情厚誼的友誼(上)
小說上部的名字是《出延津記》,吳摩西離開家鄉要去尋找-尋找心靈的對話、尋找生命的意義。小說下部的名字是《回延津記》,主人翁牛愛國也是離開家鄉去尋找,他為甚麼也要尋找呢?他又要尋找甚麼呢?
不起眼的生活對話
下部兩個中心人物是牛愛國和曹青娥。前者是後者的兒子,而後者就是當年被繼父吳摩西丟失的巧玲。主角牛愛國一出場已是35歲了,作品最後以他的尋找作結尾,此時距吳摩西當年尋找巧玲,已滄桑荏苒70載。作者並沒有去寫其中轟轟烈烈的政治事件、經濟體改、文化開放等對人物的直接影響,而還是聚焦在小人物不起眼的生活和對話,其實就是平凡心靈的溝通上,雖然「雞毛蒜皮」,其實可以感覺背後的歷史感。
牛愛國成長的環境顯然和上部人物成長的環境不同,基督教信仰和儒家規範道德影響幾乎不見痕跡,基督教的「以道傳人」、儒家的「以德示人」均不見描寫。這正是筆者小時候所經歷的環境啊!那麼,普通人在這種環境中,人與人心靈交流是怎樣的狀況呢?相應對話的狀態又是怎樣的呢?
最親近的三位朋友
故事一開始,就談到牛愛國最親近的三位朋友:馮文修、杜青海和陳奎一。作者提出他遇到為難處可以指得上他們,並不是說缺了錢一定向他們借錢,或者有事找他們可以辦事,而是遇到拿不定主意或想不明白的事,可以找他們商量,甚或沒有具體的事或心裡憂愁,亦可以找他們坐坐,說出來,心情就好了(第一章)。這是典型的朋友相交,有信任、有默契、有交流、有幫助,話是投機的。
那麼牛愛國與他們的友誼發展怎樣呢?馮文修是他小時候同學,雖然雙方父母是仇人,但他們因著有共同愛好,馮文修還冒了極大風險為他打抱不平,友誼篤深。牛愛國當兵時,馮文修「攥著牛愛國的手,攥得手心出汗:『不管你到天南海北,咱倆好一輩子。』」然而,牛愛國五年復員回來後,馮有了酒癮,他不敢跟馮說過多的話,甚至怕他來電話(第一章),後來有一次,馮的老婆來向牛愛國要十斤豬肉錢,馮並不知道,但牛當時和老婆鬧翻,不滿同學喝酒後將不痛快給旁人說了,結果馮知道後,在醉酒的情況下說了對牛很不好聽的話,牛愛國這時想要殺這位朋友了!從此兩人決裂了(第六章)。
部隊戰友深厚友誼
杜青海是他部隊的戰友。兩人在偏遠的西北地區當兵,結下深厚友誼。每當牛愛國有想不通、理不順的事時,杜都幫他碼放分析得清清楚楚;杜遇到難事,牛不懂分析,但在旁,杜就能自己弄清楚了,雙方幫助和安慰、親密無間。牛愛國復員後,因為懷疑妻子和別的男人有姦情,不遠千里從山西沁源縣老家,來到河北的滹沱河邊杜青海的家鄉,就是為了談心和詢問對策。他發現成了家的杜青海和過去大不相同,而且「五年後的知心話,已不同於五年之前」,但作者對他們的友誼情深,仍有細膩的刻劃。杜給他出主意:讓他忍耐,寧信其無,不信其有,說好話,量小非君子,主動找話說。牛愛國回家後,按杜的主意去做,但這主意「打根上起就錯了」(第一章)。
後來牛愛國再一次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想投奔朋友時,他覺得世上可投奔的人就只有兩個-首先就是杜青海,他輾轉多少天再來到滹沱河邊;突然「知道自己心亂時找錯了地方」!這次來找和上次不一樣了,他在黑黝蒼茫的河邊坐了一夜,半夜渴了,喝河裡的流水,愣是沒見老朋友,天亮了原路折回(第七章)!小說後面再也沒提他的這位最好的朋友了。
修路時認識陳奎一
牛愛國的第三位親密朋友是陳奎一。兩人是在修高速公路時認識的。陳是伙夫,時而和牛愛國吃點東西,陳遇到事時腦子就像糨糊,要牛愛國來幫助碼放清楚。後來陳因看不慣小舅子工頭的做派,就離開了(第一章)。幾年後,牛愛國在河南滑縣巧遇陳,陳在澡堂裡替人搓背,兩人沒有說上多少話,牛愛國就因要回延津不辭而別了(第十章)。
權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