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美國大選之路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自去年3月底共和黨德州聯邦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和4月初民主黨前國務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先後宣佈參選,正式起跑以來,至今已逾一年。希拉里因當時黨中並無他人參選,一開始即有民主黨共主之勢;共和黨則一窩蜂有17人參選,使人根本搞不清誰是誰,每個人的民調幾乎都低到個位數,反令已具高知名度的電視實況秀《誰是接班人》(The Apprentice)主持特朗普(Donald Trump)脫穎而出,成了大熱門。
共和黨特朗普領先
紐約地產大亨特朗普的商場經驗,使他非常瞭解炒作新聞,以爭取免費廣告的重要與訣竅,越有爭議性,新聞媒體越喜歡報道,於是他的「大嘴巴」為他贏得敢於「政治不正確」、
「有話直說」、「誠實」、「有種」的「美譽」。他以「使美國再度偉大」為口號,在共和黨中表現得比「茶黨」更保守,算是極右派。特朗普雖曾在愛阿華州受挫,後來卻節節領先,4月19日贏得紐約初選之後,更擺出捨我其誰的姿態,5月3日更贏下印第安那州。
截至5月8日,累積黨代表票總數1,068張,其支持率的飆升,很大程度上與其黨內最大對手克魯茲與凱西克(John Kasich)的退選有關。目前,共和黨陣營中,特朗普已經成為唯一剩下的候選人。共和黨的提名規則是,參選人獲得的黨代表票數必須達到1,237票─參加7月18日起舉行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2,472名黨代表的多數,才會當然提名為總統候選人,否則就得由所有黨代表在大會中一輪又一輪地投票,直到選出候選人為止。特朗普也許拿不到1,237票,但他已在塑造輿論:他是最得民心的,應獲當然提名。
民主黨桑德斯落後
後來加入民主黨初選的佛蒙特州聯邦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今年74歲,雖一直與參院民主黨團合作,但仍是獨立人士,並不是民主黨人。他以民主社會主義為旗號,強調不是共產式社會主義,而是羅斯福「新政」式復甦,競選口號是「可相信的未來」,可算極左派。
希拉里原不把他放在眼裡,卻不料被其一路追打,尤其是在4月初,八戰輸七,險象環生,情勢極不樂觀;當時聯邦調查局正在追究她的「電郵門」責任,如非白宮力挺,且又贏了紐約州初選,恐已穩不住陣腳。
民主黨的規則與共和黨的類似:7月25日起舉行的全代會門檻是2,383,目前希拉里已有2,228票、桑德斯1,454票;希拉里終將跨過門檻似乎已無懸念,也許將是她與特朗普展開最後之戰。
極右極左都有市場
此次總統選舉過程,出人意外之處頗多,但極右、極左同時都有市場的確少見。主因在大多數美國人,尤其是年輕一輩,心中充滿不滿、沮喪,眼看美國政治、經濟、軍事日漸衰落,貧富差距日增,華府卻毫無作為,認為克魯茲、魯比歐(Marco Rubio)、希拉里都算是華府圈內人,都須為此負責,因此希望「換人做做看」,也許能讓美國起死回生。特朗普與桑德斯都是特立獨行之士,正好符合此種心理訴求。
在此尋人過程中,也令人看到群眾情緒淹沒理智的亂象。有人稱讚特朗普具有「基督徒直言不諱的誠實美德」,卻看不到他「死不認錯的執拗」;桑德斯「可相信的未來」,像是社會主義天堂,更像嘻皮的幻境,可行性又如何?如果美國選民飢不擇食,可能會為下一個「希特勒」式狂人鋪了紅地毯。
葉漢中(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