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第二次婚姻失敗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一六年九月
我再婚、有一個十歲的女兒,並且較丈夫大數年。夫家認為我「高攀」他們的兒子,把我當作外人,家庭聚會時對我視而不見,不時還會冷嘲熱諷,令我非常難受。忍不住向丈夫哭訴時,他問我為何不好好考慮其「夾心人」的處境?有時更晦氣地表示,結婚是錯誤的決定。我們結婚一年多,但夫婦關係緊張,我很害怕第二次婚姻失敗...... 梅
梅:
謝謝來信。有機會再婚,自然希望能重尋婚姻幸福,但無奈結婚只是短短一年多,換來的卻是姻親們的排斥、輕視,甚至是嘲諷。本希望得到丈夫的瞭解及支持,反導致夫妻關係緊張,丈夫流露錯婚的悔意,怎不教你感到委屈、孤單,更是害怕再遭第二次婚姻失敗,甚是焦慮,是嗎?宜先安靜,再作反思,探討應對方法,以下問題供你自省及考量。
(一)誰都有權為自己謀求幸福,但必須認知自己需要甚麼,以及需付出的努力及責任。
雖然有研究顯示第二次婚姻失敗(離婚)率要比第一次高,但並不等如第二次婚姻必然失敗,亦有再婚者重尋幸福的例證。綜合關鍵在於:(1)當事人離婚後有否作自我省察,知否過去婚姻導致離婚的因素。(2)願意為自己的問題負責,並學習饒恕自己及前度配偶。(3)反思婚姻的意義及如果再婚,需要選擇怎樣的對象。(4)認識自己需要成長的地方(例如性格、脾氣、獨立、溝通等),並給予自己充分時間成長及成熟,而不過於急促地尋求再婚。(5)認知幸福婚姻是需要努力經營的,而非借新關係去滿足自己不成熟或幼稚的心理要求。(二)需洞悉夫妻問題背後各層面的因素。
常見的夫妻張力或矛盾,多出現於雙方對彼此的期望及價值觀的差異(如愛情/婚姻觀、人生優先次序、對下一代及經濟計劃等),以及於溝通及衝突處理的互動能力,更有深層的個人性格、情緒及信念等因素。中國夫妻的衝突,更多顯示於受原生家庭的關係的影響;其實,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很難完全擺脫來自原生家庭正面或負面的影響。成長經驗中,都或多或少遺留著與原生家庭所謂的「未了情」又或稱「未了事」,例如對家庭的效忠、情感的依附或情意結等。當兩個成人透過婚姻建立屬於他倆的親密新婚家庭時,便意味著二人需確立夫妻的角色,並能自原生家庭關係中,完成自我區分、重新釐定婚姻系統與家庭系統間獨立而相繫的健康心理疆界,並協助配偶融入自己的原生家庭,而原生家庭成員亦需要適應新家庭成員的加入。兩個系統都必須在互相適應及調整中找到平衡。這些過程能越早認知及作好準備越好,否則易出現像你現時與丈夫的經歷:你感到被夫家排斥,丈夫則感到做了「夾心人」。這是為甚麼個人、婚前或再婚的輔導,是十分重要的。婚姻關係最親密卻又最脆弱
你所需要的幫助,非三言兩語可處理。建議你最好能與丈夫一起找婚姻輔導,不要讓這不良關係繼續惡化。其實婚姻系統是家庭系統的軸心,能否與原生家庭重新釐定健康關係及心理疆界,大大在於你夫婦倆是否完成自我成長的任務,能從各自的原生家庭中獨立自主,拿捏夫妻間互重、互愛及互相支持的親密關係,同心對抗來自生命及關係的挑戰和壓力,例如一起面對夫家認為你「高攀」、漠視你等問題。你又可以明瞭丈夫的心事及最怕你的是甚麼?例如:你的哭訴有否讓他覺得是在嘮叨或抱怨;十歲的女兒有否得著你的幫助,去接納新父親等。婚姻關係是人倫中最親密的關係,卻又是最脆弱的,因為在多層的家庭系統中,惟有夫婦關係是自選的,很容易因不滿而選擇離開,但卻又是最重要而神聖的關係,因為健康的婚姻關係,不單使夫婦二人藉愛去雕琢彼此的生命,邁向充實與完滿,學習施與愛,更為下一代塑造生命滋長的好土壤,終止傷痛代傳。
祝願你與丈夫早日得到專業婚姻家庭輔導,察覺問題所在,學習犧牲、相愛、相融的藝術,建立與原生家庭間獨立而相繫的健康關係,提升人生意義及未來的希望。健康的婚姻關係,不單是家庭幸福的根本,同時是社會國家得以健康和諧,昌盛發展的基本要素。
古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