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渴求:我要了解兒子!
為了了解兒子,不惜在退休後重新學習。
壓力越大關係越差
本身是軟件工程師的周康強,為了要和兒子溝通,重新學習建立彼此關係。他曾經以嚴父的方法去管教兒子,特別是在數理科的學習上,不但要他每天作功課報告,而且在他做功課時也在旁邊檢查,又給他額外的作業練習,兒子對此很抗拒。「可能這個經驗對他太負面,所以就算我的要求很低,他也覺得壓力很大。」父子關係越來越緊張,慢慢地十年級的兒子,已不太願意說出心裡的話。
「在兒子升十一班時,我決定放手,讓他自己選科,結果任何數理科也沒有選,選的全是有關視覺藝術的科目。想不到,孩子從此判若兩人,書唸得很好;老師還在我面前大力誇讚他,在班裡很能幫忙,整個人都開朗了,說話多了,能夠和人分享感受,人也有了自信。我以前不能察覺他的潛能,上帝賜每個孩子不同的能力,原來數學不是他的興趣,越迫他越抗拒,結果是越做越差。」周康強憶述兒子的轉變過程。
工作壓力大多方反思
事實上,康強願意在兒子學習的事上放手,跟他當時的處境也不無關係。從事編寫手機應用程式的他,感到工作壓力很大,心力交瘁,醫生甚至囑他要休息三個月,這事就發生在兒子十一班之前。事隔兩年多,現在問起康強是否喜歡他的工作時,他毫不猶豫就回答:「不喜歡!」
這個經驗令他反思兒子的感受:「我因為工作壓力而病倒,我對他有沒有壓力呢?我以前這樣做以為是應份的,其實孩子的壓力很大。」
自此以後,康強全力支持兒子追求視覺藝術方面的興趣,也規劃修讀有關的大學課程。兒子早已準備在十二班,選修一些有助日後讀大學的課程;為父的又和兒子討論不同大學的媒體藝術課程,分析利弊,又帶他到不同的大學參觀;也請從事媒體行業的親戚朋友,為兒子講述工作經驗。此外,也和兒子討論寄宿還是住在家裡,再比較各間大學的學費和提供的奬學金等問題,非常正面、也很有建設性。
最後,兒子按著自己的志願,選擇了約克大學的藝術、媒體、表演及設計學院(AMPD),今年九月開學。「如果我不在十一級時放手,也許他現在不會選上自己心儀的科目,他可能會聽我的話,勉強地唸上工程系,後果肯定會是表現不濟,心情低落無奈......」康強坦言。
為了解兒子當義工
康強願意放手,讓孩子去追求自己的興趣,但是他仍然渴求和孩子之間有良好的溝通。去年,他看見《號角》籌款購置影視製作中心單位,發展多媒體影音事工,他就暗暗祈禱,希望能參與作義工,最後自薦成功。「我完全不懂影視製作,但很想知道這一行做的是甚麼;自己參與,起碼可以試試水溫,將來可以和孩子交流。」
「我現在時常祈禱求神帶領兒子的路,如果我不"let go"(放手),神的手就沒有地方落下。」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和兒子保持溝通:「希望他願意告訴爸爸自己在幹甚麼,拍了的片也放給爸爸看。」
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