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變世界而讀書
大學銜接社會,也是年輕人生涯規劃(Life Planning)的開始,以後想過怎樣的人生,彷彿都由大學決定。多倫多大學教育博士鄭偉樑稱,「很多華人父母都有控制的意欲,左右孩子選擇科目,不控制的只是控制不了。華人務實,在子女選科時總是提醒他們要考慮出路,渴望他們出人頭地,將自己的夢想和情意結加諸下一代身上。」鄭偉樑指出,這是一種移民心態,以兒女的成就來補償自己移民的辛酸。
鄭偉樑博士在加拿大參與基礎教育的研究和出版事業超過30年,他帶領編寫的評核考試為全國學校廣泛應用。
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孩子到了這個年紀,若再以『趕鴨式』的方法從後面鞭策,並不妥當。」鄭偉樑認為,教育的精粹不是灌輸,而是點燃,激發孩子心中的理想、激情,讓孩子迸發出內驅力。「有些事你不能強迫他去做,路一定要他自己去走。讀書不是為了取悅爸媽,為了爸媽去讀書肯定沒有內驅力,也不會有熱情,後果一就是不情不願,更差的就是背道而行,故意跟父母鬥氣。」鄭博士重申:「平庸的家長或老師會不斷地告訴孩子要怎樣做;合格的家長或老師講完後會加以解釋;優秀的家長或老師會示範怎樣做,點燃孩子心中的理想。」他相信最惡劣的做法是不斷地嘮叨,重複又重複。
「很多孩子會反問,為何要努力奮鬥?並要求一套合理的邏輯,如果我們告訴他,努力讀書是為了進入好大學,然後投身好的專業,跟著就可以賺大錢,這就是所謂的『人生幸福』。」鄭博士強調,這種自私自利的邏輯,無法令孩子激發內驅力,甚或與學校老師的啟迪背道而馳。
要為理想持久奮鬥
「奮鬥目標,一定不能是自私自利的,而是一定要利他。」鄭偉樑聲稱,只有崇高的理想,奮鬥才可以持久;怎樣賺取第一桶金,並不能滿足心靈。當孩子看到自己的理想時,同時需要看見目標跟他是相關的,而且他能一步一步地去實踐,父母的角色,就是引領子女找出世界的需要,如何貢獻社會(利他)。
鄭偉樑透過《聖經》中大衛和歌利亞的故事,去說明內驅力和改變世界的關係。大衛當時只是一名少年人,到軍營給兄長送飯,見到敵方--巨人歌利亞大言不慚地侮辱以色列人,於是就激發起個人的內驅力,一鼓作氣,最後使用自己的方法,擊倒這個巨人。
解決五個世界問題
「正如在我參加的城北華人基督教會,我們都認為今天世界有五個『巨人』,我們問自己:能夠拉倒他們嗎?」鄭博士解說:第一個巨人是「疾病」,人類有許多不治之症,孩子可以進入醫療界,目標不是為了賺錢和地位,而是怎樣去打倒這個巨人。第二個巨人是「文盲」,社會上充斥各種愚昧,需要有心人去當教師,而當教師絕非是為了多假期和受工會保障。第三個巨人是「貧窮」,今天地球上八分之一人,每天的生活費只有1.9元,許多人活在饑餓當中,唸經濟或商科的孩子,能否拉倒這個巨人?第四個巨人是「心靈空虛」,不少年輕人患有抑鬱症,或縱情於享樂主義、男女關係中,需要牧者、輔導員和社工的幫助。第五個巨人是「貪腐」,社會需要真正為人民工作的僕人領袖。
「只要有正確的方向,崇高的理想,達到目標的途徑有很多。為了對抗疾病,當不上醫生,就做護理人員、做研究,仍可盡個人本份,同樣是實踐理想;如果目標只是顧自己,當達不到目標時,便會大受打擊、灰心喪志。」鄭偉樑道。
教育不是職業訓練
事實上,太注重工種是一個狹窄的看法。鄭偉樑稱,在他唸書的當年,圖書館學是女生追捧的熱門學系,但今天這門學科已被淘汰;同樣,當年的農業工程今天許多大學也把它縮減成為生物或環境工程中的部分」,現在許多熱門科目,明天也不保證必然存在。「我們培育孩子,不是為了某一個行業,如果只將教育看成職業訓練,那是很低層次的看法。讀書是學習解決問題,用更廣闊的眼光看事情,讓人在不同環境下,都可以重新調整而面對時代改變。」
鄭偉樑博士是評核考試的專家,但他認為:「一些職業性向測驗,並不能準確判斷孩子的職業傾向,只能作為親子間一個討論平台。這不是體檢報告,結果並不準確,孩子一時意氣,又或投老師所好,說的未必都是真心話。」
理想必須由小培養
最後,他建議:「若要孩子體驗世界的需要,應由小做起,例如讓孩子去做義工、打暑期工等;或讓他體驗貧窮的滋味,例如給他14元去試買一星期的糧食;或用他理解的語言講述現實問題,例如每分鐘地球上有多少兒童因饑餓而死亡。」
香港浸信會天虹小學校長朱子穎曾撰文說:「下次看見拾荒老人,不要說『讀不成書便要露宿街頭。』試著說﹕『孩子,因為我們這一代未有方法幫助像他一樣有需要的人,你要用功讀書,裝備好自己,長大以後,用你的力量來解決我們這一代未處理好的問題。』」
鄭博士認為,培養孩子有改變世界的理想,過程中自己也會得到好處。「父母如果不自私,孩子自然會佩服你,大家的關係也會好;由此又可以激發孩子的內驅力;社會也可以得到好處。」他形容這是一個「三贏」的局面。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