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否資助女兒繼續進修?
供書教學多年,好不容易等到女兒大學畢業,正預備跟丈夫計劃退休之際,她卻提出要到英國進修,希望我們可以繼續助她完成心願。丈夫認為,女兒有學習上進的心,應該給予支持;但我覺得辛苦了大半生,現在已到退休之齡,該是安享晚年之時,不想再加重經濟壓力。我這樣想,是不是太自私? 洪太太古小姐:
洪太太:
謝謝來信分享妳的掙扎。好不容易供養女兒完成大學,滿以為可與丈夫計劃安享退休生活。女兒卻請求你倆繼續資助以完成進修,若如其所願,一則須推遲終大半生辛勞而該有的退休生活,二則又再加重自己的經濟壓力;若拒其所請,身為父母,又怕顯得自私不夠犧牲,而丈夫亦持不同的看法。以下建議供處於兩難之間的妳作參詳及考量。
(一)父母愛的犧牲的再思。相信有不少父母都懷有妳丈夫的見解,只要能助成年子女達成進修所願,甘願作出一己之犧牲而延遲退休。事實亦曾有調查反映現代父母的一些現象,約有30%的成年人父母,願意為其子女的進修而繼續工作。一般而言,為父母者,無不為了子女的福祉而甘作自我犧牲。然而必須反思的是,怎樣的犧牲才是有意義的?而所作出的犧牲,是否真能帶給子女福祉,協助去成就其獨立自主、自力更新、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也就可享受自己生命的成果;還是只會滋長子女依賴或「奉旨」的心態。決定性的關鍵就得回歸到養育及教育的目標與意義。
(二)養育/教育的目標與意義-實現為人的價值、發揮健康的生命本能、體驗人生的樂趣與意義。造物主給予每一個人唯一一次的生命,人須懂得尊重及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為自己的生命及人生負責任,亦包括懂得享受生命的美好,融會人生的苦困。同時又能愛人如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故所需要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培育子女的智能,以迎合職場上的需求、有賺錢的技能,同時尤需培養子女懂得觀人生、觀世界、自知知人。在追求智能上的發展以外,亦知道如何去豐富他們的美育及德育等內在心靈的生活,能敬畏生命的賜予者,懂得自我提問,要學甚麼、做甚麼、一生要怎樣過才能活得有意義,能自得其樂,又可與眾同樂,不枉此生。只可惜,今時今日大多數的學校教育,甚至是家庭教育,多著重於以社會上、市場上所需求的某類智能的「人才」,圖於智能及科技知識上的灌輸,教科書上早已刪略了「為人的價值及如何活得有意義」的教育精髓。
(三)觀全局、開心扉,共創意義人生。夫婦宜從你倆及女兒的需要、你倆的經濟能力,及女兒可自食其力等方面,作全面探討及坦誠溝通,如何能於回應女兒的需求,卻不忽略自己的需要、如何在資助女兒進修而防止滋長依賴等方面取得平衡。可作探討的問題:1)了解女兒是否清楚自己進修的目的,與她對自己人生的意義有否健康的走向。2)你們的資助是否能助長她邁向實踐生命的價值、體驗及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同時,你們亦會因她能完成心願而同感快樂。3)設立切實可行的財政預算案。按你們實際的經濟能力、健康狀況、預算退休時間,以及女兒進修期間所需的開支設計資助。a.範圍:(如學費、生活雜費、租金、交通、日用及手機等等),甚麼是你們願意且有能力資助的,哪些方面是她可自食其力的。b.方式:以獎勵或禮物形式,還是以貸款形式,代女兒他日學有所成,有賺錢能力可作歸還,又或可兩者參半。
當為父母的你倆能達成共識,即可邀請女兒作坦誠的交心,好讓她也了解到父母的需要及心意,學習欣賞、接納及擔當。若有需要,夫婦倆可尋求輔導,清理心結,達成共識,更能促進與女兒的善感溝通及互知互信。
祝願父母與子女都能於各自的人生轉折的機遇中,化矛盾為建立更親密的親情,更坦誠的溝通。
古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