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袋危城
七國集團(G7)峰會6月初在魁北克省舉行,加拿大以東道國身份,要求成員國簽署「零塑廢憲章」(Zero Plastics Waste Charter),共同努力對付塑膠垃圾。
加拿大不單在國際上呼籲減塑,在國內不同城市也立法管制使用塑料,滿地可、溫哥華、愛德華皇子島相繼禁用各種即棄塑膠用品,而聯邦政府也在今年7月起,全面禁止發售含微型膠珠的洗面霜和沐浴露。
加拿大積極減塑,因為全球塑膠污染的程度已非常嚴峻,據估計每年約有600萬至1,000萬噸塑料流入海洋,被魚類或其他海洋生物食用,人類最終會自食其果。
不靠政府立法,減塑生活你我也可以做到。
小鯨魚因吞下膠袋在泰國水域奄奄一息。(圖片:泰國國家海洋與沿海資源部)
塑膠垃圾危害海洋生物
5月28日,一條小領航鯨在泰國南部的河道被發現,當時已奄奄一息,救援人員嘗試進行搶救,期間小鯨魚嘔出了5個膠袋。最終延至6月1日死亡,屍體經解剖後,發現胃內有超過80個塑膠袋,重達8公斤。
泰國國家海洋與沿海資源部的專家認為,小鯨魚可能以為浮在水面的膠袋是食物,吃下肚去,結果體內累積的膠袋令牠無法正常進食,因而無力覓食,最後活活餓死。
據聯合國估計,每年因塑膠垃圾致死的海鳥達100萬隻,海洋生物超過10萬隻。每平方公里的海洋漂浮著超過46,000件塑膠垃圾。聯邦政府表示,全球海洋共有超過1.5億噸的塑膠垃圾,估計到了2050年,數量可能比魚還要多。海洋的塑膠污染已成為不能坐視的生態災難。
加拿大樽裝水含微塑膠
塑膠垃圾之害不單肉眼可見,更恐怖的還有那些看不見的微塑膠(microplastics),這些因為日曬雨淋而分解的塑料,少於5毫米,但同樣對海洋生物有害,更嚴重的是它無處不在。在過去幾年,科學家在泥土、自來水、樽裝水,甚至是空氣中都發現有微塑膠的存在。
今年4月McGill大學曾進行研究,分別從溫哥華、卡加里、多倫多及滿地可買來50瓶市面上常見的品牌樽裝水,發現其中30瓶含有微塑膠,連使用玻璃瓶的也不能避免,科學家由此推論:水裡的微塑膠不單來自瓶子或瓶蓋本身,也可能來自生產過程中的環境;研究中的樽裝水樣本含微塑膠數目不等,有些高達2,268粒,看來清澈純淨的樽裝水,原來是瓶塑膠水。
這些微塑膠來自不同源頭,有可能來自老化的日用塑膠品、衣服上的塑膠成份在洗濯時流出,以及膠袋和膠瓶的分解,進入地下廢水系統,再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中,有等甚至存在於空氣中。
鯨魚屍體經解剖後,發現胃內有超過80個塑膠袋,重達8公斤。(圖片:泰國國家海洋與沿海資源部)
微塑膠可穿越人體細胞
對於無處不在,避無可避的微塑膠,最關鍵的問題在於是否對人體有害。雖然目前還沒有科學證明,但科學家相信有潛在性的健康危機。
首先是微塑膠許多時會經過廢水系統,很大機會接觸有害細菌,當人類吞用了這些微塑膠後,細菌也有機會進入人體;其次是許多塑膠本身都含有化學劑,進入人體後達到相當數目,便會危害人體細胞,而假如微塑膠分解至納米大小,更可以進入人體的循環系統,運行至身體各器官。
科學家曾經以動物做微塑膠實驗,當魚類被餵飼微塑膠後,出現肝中毒、腫瘤和內分泌系統干擾等徵狀,而實驗中不單在在魚肝上發現微塑膠,而納米微塑膠更出現在魚腦上。
總體而言,塑膠品的用處不能完全被否定,聯合國指塑膠品有其一定價值: 塑膠製品能減少碳排放,它們改進了保溫裝置,令產品包裝更輕巧,是製造如電話、電腦和醫療產品的主要材料,但關鍵是我們如何棄置,怎樣循環再用,減低流入自然生態環境的塑垃圾。
策劃及撰文: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