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臨摹
書法入門,臨摹是必經的途徑。「臨」是將碑帖範本放在桌上,邊看邊模仿臨寫;「摹」是以薄紙蒙在範本上,依形覆寫,與小學生描紅本子的形式相似。
在臨摹過程,除了追求形似,有哪些更值得留意的地方?南宋姜夔《續書譜》已說得明確清楚:「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位置是指字的間架結構,怎樣把字裝得均衡穩妥;至於筆意是通過筆劃表現出的意境情趣。筆劃的表現形態極為豐富,有方圓、粗細、燥潤、遲速等,還有筆劃之間的連貫、顧盼、疏密等,都反映出不同書法家的風格。例如唐代書法家虞世南為人沉靜篤實,作品孔子廟堂碑的特徵,也是外柔內剛、舒暢沉靜;這風神絕世的格調,可從筆劃中顯露端倪。廟堂碑的筆劃圓潤,運筆緩和,主要筆劃伸長,形態舒暢;遇上兩直劃並列時,便把兩劃略斜向外張如古銅鐘形,給人穩重大方的感覺等,這都是在臨摹過程要認真學習的地方。
西方有名言:「科學是我們,藝術是我。」臨摹是科學的:對前人範本加以科學的檢視,從而歸納出書法藝術所以為美的原則,作為共同的審美和學習標準。當然,書法不是停留在臨摹階段,而是在掌握原理和技巧後,入法出法,透過極之簡樸的點和線素材,流露出自我精神,這就是「藝術是我」了。
梁立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