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也虛擬
亞洲銀行業近日出現巨大轉變,匯豐銀行在短期內兩度調高港元定期存款息率,更取消戶口最低結餘收費,積極搶客,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香港金管局已發出八個虛擬銀行(Virtual Bank)牌照,估計年底這些銀行將加入市場競爭。同一時間新加坡金管局亦宣布,將會發出五個虛擬銀行牌照,與香港在金融科技(fintech)領域上競爭到底。
虛擬銀行以高存款利息、無手續費吸引顧客,全球首間成功運作的虛擬銀行1997年在加拿大成立。加拿大銀行公會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現時76%的加拿大人已在網上處理銀行交易,這是否意味著託付真金白銀到這種沒有實體分行、看不到真人職員的虛擬銀行,將是明日的金融主流?
沒有店面的銀行
「虛擬銀行」又稱為「直銷銀行」(direct bank)、「網上銀行」(online bank)、「數碼銀行」(digital bank)或「互聯網銀行」(internet bank),都是指不設實體分行,只通過互聯網、手機程式或電話來作交易的銀行。香港金管局對虛擬銀行的定義是:「『虛擬銀行』是指主要透過互聯網,或其他形式的電子傳送渠道,而非實體分行提供零售銀行服務的銀行。」
現時許多實體銀行和虛擬銀行都提供網上理財服務,進行各種提款、存款、轉帳、付費或買賣金融產品等服務,但由於後者可以因為不設實體店面,減少人手而降低營運成本,再將省下來的成本,為顧客提供更高的存款利率,以及不設手續費。對銀行來說,不單可以節省租金和人手;更可以減少昂貴的後台處理操作,將銀行內的專才集中於一個中心;銀行職員亦可將時間投放在一些更有價值的工作上,例如減少用來搜集客戶資料如填表等工作,增加與客戶的諮詢時間;而全電腦運作也可以減少出錯的意外。另一方面,對顧客而言,虛擬銀行除了提供更高的存款利率,減少手續費外,還提供全天候24小時全線產品的服務;此外,也為社會各界,尤其是偏遠地區和弱勢族群提供更為便捷的金融服務,體現更高度的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
由電話理財開始
虛擬銀行並非橫空出世,它的出現是有跡可尋的:
• 1989年在英國成立的 First Direct 銀行,運作模式是不設分行,只有一個24小時運作的電話服務中心。至90年代互聯網起飛,以網上理財為主的虛擬銀行出現,虛擬銀行可以在沒有實質基礎設施的情況下,通過個人電腦和伺服器進行遠程操作。
• 1995年10月在美國成立的虛擬銀行 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是首間受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保障的虛擬銀行,它雖然不太賺錢,但展示了虛擬銀行的實踐概念。
• 1997年由荷蘭財團ING在加拿大成立的ING Direct,在高存款利息的吸引下,成為全球首間為市場受落的虛擬銀行,也證明了就算沒有實體銀行,客戶只在網上理財也沒有問題。這個成功模式ING Direct後來擴展至英國、澳洲和美國。及至2012年ING Direct在加拿大被豐業銀行收購,搖身一變成為今天的Tangerine。
• 歐洲首間虛擬銀行是1999年在英國成立的First-e,兩年後在科網泡沫爆破後結業。
• 亞洲首間虛擬銀行finatiQ由新加坡華僑銀行在2000年成立,2011年關閉,業務合併入母公司華僑銀行。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