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火
借用陳寅恪的詩句:「我昔來時春水荒,我今去時秋草長」來形容蒙古草原上季節的流轉,景象貼切。一過了立秋節氣,氣溫驟然下降,草原在幾天之內變得一片枯黃。勁風吹過,秋草淒淒,更顯寂寥;這時的草原變得很脆弱,開始進入防火期。風乾物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稍不小心,就可能引發徹地連天的大火。
防火期內,所有進入牧區的人和車輛必須辦理防火證。汽車和拖拉機的排氣筒末端都要安裝防火帽。防火帽像個鐵罐,扣在排氣管上,可以阻擋尾氣中的火星接觸乾草。較早時並沒有統一標準的防火帽,有些牧民自己用廢棄的鐵罐來製作。此外,牧區還嚴格禁止野外用火,牧民們都會很自覺地取消明火做飯。
因工作關係,多次出入牧區,曾親歷數次草原大火,有的火是從境外燃燒蔓延而來。大火一旦燃起,基本上無法撲救,只能提前用推土機挖好隔離帶,被動控制火勢。當遭遇到草原火時,須逆火頭沖去,直至野火燃過的地方才算安全;逃生時,如果本能地順著火勢的方向跑,那麼最終會被大火吞噬。草原火蔓延的速度極快,當時的212軍用吉普車即便以極速行駛,也無法躲過大火的追擊。造物主的安排如此奇妙,今年的災禍會成為來年的祝福,賜予的總是多過拿去的。來年的春天,因著燃燒產生的草木灰,牧草的長勢更旺盛、蔥郁喜人。
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