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遲也不早的採訪
很多人以為當記者的人喜歡寫作,但其實新聞報道,內容才是最重要,文字從來不是首要。「含金量」高的文章取決於內容的獨家性、準確度,以及能否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文字只是工具,將有意思的事帶給讀者,被訪者的事才是焦點。
今期專題探討社會重開後的改變,人應該如何準備,如何面對。其中一個被訪者是現任省議員,跟她約採訪時間,最後就選了那一週星期四的上午,但她事先明說,省議員隨時有突發的公務,她也不肯定那天會否臨時有事而要取消訪問。結果週四上午訪問如期進行,議員準備充足回答問題,記者完成任務。訪問尾聲,天性八卦的記者總喜歡「打蛇隨棍上」,隨口又問議員有沒有例子可以引證她的看法,結果不問白不問,一個很好的經歷就在無意之間被發掘出來。
議員用前一天發生在她身上的事,去解釋人應該靜下來去面對人生壓力。原來星期三這天下午,她要做一個重要報告,上午卻有接踵而來的緊急會議,她道出如何倚靠神,讓自己安靜下來,沉著面對一切壓力,結果有出人意表的平安。議員經歷了神的帶領,記者又何嘗不是,這個採訪不被取消「安然健在」並非必然,緊急會議在星期三出現,星期四風平浪靜,訪問沒有泡湯;又假若訪問早了一天在週二,這個經歷便不會被記下來。人不能預知未來,但只要盡心竭力去做,神總有祂的時間和安排。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