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文化和價值
這個傳說放在今天的社會中,也是一樣真實。在今天這個「童稚主義」(Infantilism)的社會裡,只強調年輕的價值,也把人的價值和生產力掛鉤,於是人老了就變成社會的負累、是垃圾,被稱之為「廢老」;中國傳統認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文化已經消失了。峇里島的傳說告訴我們,摒棄老年人,社會就會失掉不少人生智慧,遺棄老人極其愚蠢。
那一年,母親的病情告急,我帶著沉重的心情獨自返港,希望見到母親一面,在旅途中我寫下了對母親的心底話。
「母親,請別說:『我耳不靈光,口齒不伶俐,反應不敏捷,累你耐著性子,聽我重重覆覆地說著老話。』和長輩談話,豈在乎説話的速度,誰管你說了些甚麼?能夠聽到你的聲音,就心滿意足了!
母親,請別說:『我老了,沒用了。』生命至此一刻,還談甚麼有用沒用?誰還要你能做點甚麼甚麼的?誰還要你來做這做那?要你煮一頓飯,烹調幾個美味菜式,煲營養豐富的老火湯?不,這一切都不重要,母親的存在不是為服侍子女的,只要母親仍在,做子女的就有蔭庇和呵護,有你在,我就不是孤兒。
母親,請別說:『我容貌衰老醜陋。』做子女的哪會計較母親美不美,母親不是用來炫耀,用來觀賞的,只有閱歷不足的人才会把美容定格於青春,用滑溜的肌膚,明亮的眼睛量度美醜,誰說歲月留痕,飽經歷練而神態自若不美?生命每一個階段自有其美態,自有其吸引人之處。」
對於我來說,母親漂亮與否,不重要;有用與否,也不重要;她的存在,是最重要的。
楊朱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