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卜齋(一)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
廣東人慣稱以前的私塾為「卜卜齋」。齋是書房、學舍。那麼「卜卜」是甚麼呢?有說是敲打的聲音;有說
「卜」應該寫作「」,因說文解字「攴」解作「小擊」,从從又卜聲,而甲骨文像手拿物擊打的動作。不論怎樣說,這些猜想都源於那把戒尺。早前的社會接受體罰,教不嚴,師之惰,私塾老師可以用戒尺打學生。老師遇上頑劣或學習不勤的學生,手起尺落,迎頭扑下。扑音bok1,是時下傳媒慣用的寫法,如扑頭黨,扑至頭破血流稱「扑濕」。「扑」有敲打頭的意思,而私塾老師扑頭司空見慣,所以私塾便被戲稱並簡寫為「卜卜齋」。
二戰後香港仍有卜卜齋。我曾請教在當時坐尾班車,讀了四年卜卜齋的簡校長,記錄了他就讀的「妙生私塾」一些有趣資料。因為卜卜齋不受當時香港教育司署管制,每間都有個別和共通性, 因此資料未能全面反映情況,只供茶餘趣談而已。
學舍門前沒有掛上「妙生私塾」名牌,學生入讀時根本不知道這私塾的名稱。簡校長在年考中得第二名,獎品是字典一本,內頁寫上妙生私塾,那刻才知道這卜卜齋的名稱。上課時老師不順心,真的會用戒尺扑學生的頭,例如學生不守課堂規則,背書時接不上,不經大腦隨意發問,上習字課時執筆不穩等,都難逃被扑的命運。還好,被扑的不是腦門,而是兩邊的頭角,但被扑後仍痛得畢生難忘。
梁立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