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福利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大陸的社會結構完全以公有制為主導,除了農民、牧民和其他如城市遊民等沒有固定職業的人之外,其餘所有的人,所有的物都會屬於某個特定的企業、事業或政府機關—「單位」,社會階層無形中被化分成「有單位的」和「沒單位的」。
每到初冬的季節,各個單位紛紛開始「分福利」。「福利」包括大米、麵粉、食用油、水果、煙酒,甚至布料、毛線等,不僅種類繁多,還頗具地方特色。周邊都是牧區,單位的福利自然有了幾分草原特色,與牛羊分不開,福利就會包括牛肉、活羊、奶坨子(洗臉盆大小的凍牛奶),有時還會有冷凍的大魚,這些魚據說是從蒙古國運來的,那邊的人對吃魚興趣不大,因此就用魚來換取其他的生活物資,這也算是各取所需。
學校的大禮堂,往往被臨時安排作為分福利的場地,禮堂門外有專人把守,維持秩序,以免因職工和家屬們太興奮,推推撞撞而壞了分福利的喜慶氣氛。這個時候開始顯現出「有單位」和「沒單位」的分別了;有單位的人屬於有媽的孩子,自然就會得到細緻體貼的照顧,他們興奮地互相交流著到底分了哪些福利;至於那些沒有單位的人,常常會流露出艷羨的表情,轉頭嘆口氣,對自己的孩子說:「好好學習吧,考上大學,將來進一個好單位……」
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