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備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二年五月
記得約八歲的時候,曾有過「戰備」的經歷—隨時準備進入戰爭狀態。我們居住的城市,離當時蘇聯的後貝加爾斯克只有一百八十公里—「戰備」時每天都會拉響防空警報,儘管當時只是演習,但彷彿戰爭隨時都要發生。
孩子們雖然不太明白將要發生甚麼事,懵懵懂懂中每天還是照常玩耍,但也能感覺到周圍的緊張和壓抑氣氛。後來父母告訴我們,當時中蘇兩國軍隊隔著額爾古納河對峙,各單位都下發了最高級別「戰備」通知。媽媽連續幾個晚上都在烙餅,還煮了很多鹹肉;爸爸準備了大量的火柴,並用塑料布包好以防受潮,把棉衣、棉褲也都打成包,隨時準備進防空洞。爸爸還鄭重地告訴我和弟弟,如果他和媽媽發生甚麼不測,就讓我和弟弟去大姑姑家生活。
鄰居在內地有親戚的,就舉家南遷了。平日一起玩兒的小夥伴,突然少了幾個,「留守」備戰一線的我,忽然有被遺忘在天邊的落寞感覺。當時,城裡有一家電機廠,生產電機轉子的下角材料中有一種圓形鋼片,數量非常多,小孩子們常常用來當飛碟甩。當有戰爭可能要發生的消息傳來時,小孩子們也都群情激動,要組成游擊隊,用這些鋼片打擊「老毛子」,把「老毛子」打跑了,南遷的小夥伴們也就能回來一起玩兒了。當然最終那場戰爭並沒有打起來,但由於兒時的這段經歷,卻更能理解自己家園被強權侵略的感受。
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