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如何改善 學習情緒?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二年六月
編按:本文作者於過去十年,已完成了二十多個與特殊教育、音樂治療、自閉兒心理等相關的大學課程。為香港「上騰樂韻音樂中心」(Upbeat Music Institute)創辦人之一,主理特殊教育及培訓老師,協助家長如何使用音樂幫助有需要的孩童。
天生警覺系統 作出自我保護
以下兩個不同數據,讓我們明白在幼兒成長期,學習障礙與感統是息息相關的。一個是關於視障小孩在自閉症比例可高達50%;而聽障小孩在自閉症比例平均約只有3%。例如,同樣面對一種使他們感到危險和懼怕的環境時,一個聽到而看不到,跟一個看到而聽不到的反應,對長期的成長可以是截然不同的。視障小孩聽到的危險,會令他感到無助和不斷增加恐懼感;至於聽障小孩看到的危險,則可以逃避和很快釋除恐懼感。幼兒在成長期遇到危險和恐懼時,若得不到適當的保護和關顧,也很容易形成一些失控行為,因為人類有一種天生賴以生存的警覺系統(alert system),能使身體作出自我保護功能。例如,中耳內的一塊小骨頭,當聽覺系統聽到和感覺到某些對身體可能有破壞力的聲頻,而在這些聲頻再次到來時,這塊小骨頭便能將這些聲頻反彈出去,避免聽覺系統受到損害。這表示感統能理解和對抗或接受聲頻。
聲音震動頻率 標誌不同訊息
然而,在現今這個充滿科技的社會,很多沒意義和有破壞力的聲頻(如建築業所產生的聲頻,器械如吹風筒、洗衣機等非大自然聲頻),對嬰兒仍未成長成熟的感統,產生莫大的挑戰。任何聲音都是震動的頻率,我們可以用器具客觀地量度音頻每秒震動的次數;但當音頻從外耳經中耳進入內耳,再由一種動能訊息轉化成電能訊息進入大腦,然後分類到大腦不同區域,記存於不同細胞內,以作為日後計算互通,並驅使作出不同的行為。
每一個音頻都標誌著不同訊息,例如英語和廣東話都是震動頻率,但大腦會有條不紊地將訊息分門別類存於深層記憶,不用我們刻意安排,所以在聽到英語時,大腦會驅使我們以英語回答;聽到廣東話時,大腦便能驅使我們以廣東話回應。不過,嬰兒在成長初期,不但對感性的表達非常敏感,而且極度需要安全感。
適當選聽音樂 輔助健全成長
有一次在黎巴嫩一間學校,分享如何使用音樂及技巧,去改善特殊兒童的失控行為時,看到一個7歲輕度自閉的女孩在畫畫,見她只選用黑色的顏色筆,後來從老師口中得知,她一直只用黑色筆,對其他顏色筆一點興趣也沒有。結果,我們開始讓她每天聽一些特別處理過的古典音樂;兩個月後的一天,老師給我發了一張彩色的畫,告訴我那是只用黑色顏色筆的女孩所畫的。由此可見,音樂不單帶給我們聽覺上的享受,音樂大調(major)的頻率也能改善學習情緒,增強學習能力;音樂的旋律(melodic contour)能加強大腦各區及各感統的互動,調整負面情緒; 音樂的音域與泛音(harmonic series)更能改善語言音準和語言能力。因著個人喜好或情緒選聽音樂的做法,未必對全人康健(well being)有幫助,如在工作或情緒低迷時,選聽低音量小調音樂(minor),不一定能提奮能力,改善情緒;又或在休息時,選聽一些大聲量的大調音樂(major),只會令情緒更加起伏,擾亂生理時鐘的穩定運作。因此適當地選聽音樂,對全人康健及成長有其必要及其重要性;對於在成長中的幼兒,選聽音樂及參與一些與音樂互動的遊戲及運動(韻律操eurhythmics),可輔助他們更健全地成長。
鄔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