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次的母女遊
洛美媽媽17歲時贏了「香車美人」的比賽。
四十多年前,媽媽拖著病軀,從香港來多倫多探望快將出嫁的洛美,然後帶著女兒到歐洲和以色列遊覽,那是一生中唯一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母女二人遊。今天女兒也當了媽媽,自己的女兒亦出嫁了,她這才明白母親當年的真正心願—在女兒出嫁前和她好好地去一次旅行。
洛美媽媽的人生大事,彷彿都是由旅行串連起來的。洛美在1969年來加拿大讀書,媽媽在1974年來參加她的大學畢業典禮,途經溫哥華上自己妹妹(患乳癌去世,年僅40歲)的墓。那次旅行後,媽媽回港不久,赫然發覺自己也患上末期乳癌,且已經擴散,1975年曾經一度危殆,幸好經過一連串的化療和電療,病情稍見好轉。洛美說:「我相信媽媽不願放棄生命,多辛苦的治療,她都不哼一聲,繼續堅持下去,為的就是放不下家人,那時我們四姐妹還沒有結婚,小的那兩個中學也未畢業。」
1976年媽媽辭去航空公司工作,離職前拿了一張環遊世界的機票,11月自己一個人出門。她首先去了夏威夷和美國西岸探望親友,然後轉來多倫多,洛美心裡是這樣想的:「媽媽也許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去旅行是為了完成人生清單,她要去見所有在外國的親戚朋友。」
媽媽在以色列橄欖山上留影
第一次到意大利旅遊。
在倫敦和巴黎媽媽繼續完成自己的人生清單,在倫敦沒有去看甚麼地方,媽媽大部分時間都在購物,她買了很多大衣給不同親友,看到甚麼就想起適合哪個親戚;而洛美則奔跑幫忙郵寄禮物,將母親的心意裝箱托運給香港的親友。其中最令人難忘的是,媽媽執意為洛美買一件紅色晚禮服,為拍拖中的女兒預備婚禮。
媽媽自己去過巴黎多次,洛美明白媽媽是為了她才重遊故地:「爸媽都很愛我們,但不常用語言去表達,她帶我來歐洲,因為不知我將來的日子會怎樣?也不知是否有機會來歐洲?」洛美記得媽媽在巴黎時,很在意她要看到甚麼,認為有些景點她不能錯過,自己走不動也要洛美單獨去看一次,讓女兒記下這些她認為美好的事物。今天回看,洛美承認巴黎之行對她意義重大。
媽媽在羅馬鬥獸場攝
以色列之旅中的洛美
40多年之後,洛美回看這段旅程,她有這樣的感悟:「我16歲時離家出國,25歲那年媽咪安息主懷,這是我一生中唯一和媽媽單獨一起去的旅程,也是我與媽媽單獨相處最長的時間。母女倆雖然偶有爭執,但有歡笑,有傾訴,也有媽媽對我的教導,彼此更深地認識瞭解,媽媽病發後更一起祈禱,這經歷畢生難忘。整個旅程我和媽媽角色對調,這也是我人生的轉捩點,一開始是媽媽帶我去旅行,倫敦購物是她的強項,巴黎她去過我未去過,去到以色列我們已變成同行者,因為大家都是初到貴境,所以凡事都有商有量,到後來媽媽病發,就變成我要全力照顧她,並做所有的決定。」
媽媽在意大利旅遊
媽媽在1978年安息主懷,洛美如今也成了母親,也親手將女兒嫁了出去,她形容百感交集,現在才算明白媽媽當日的心情:「女兒出嫁,對父母來說是一個里程碑,媽媽當日知道自己在世的日子不會長,也不知能否出席我的婚禮,所以把握機會和我一起旅行,也為我預備婚禮。」
2007年,洛美和丈夫在退休後到意大利旅行,媽媽曾在1972年帶著洛美和二妹到羅馬旅行,很想讓兩個女兒看看當地名勝千泉宮(Tivoli Fountains),可惜當日因假期關閉而不能如願;30多年後,洛美告訴丈夫當年憾事,丈夫翌日便帶她前往,她的感受是:「那百多個噴泉著實美麗,難怪媽媽當年想帶我們去,現在總算還了媽媽的心願。」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