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釣鯰魚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五年五月

九十年代剛開始工作時,在一家報社當記者,夏秋交替的季節總被派到中俄邊境採訪。採訪任務完成後,當地陪同人員提議晚上去河邊釣鯰魚,體驗一下邊境生活。天剛擦黑,一行人拿上魚竿、馬燈,步行到額爾古納河邊,河岸平坦,水流不急,月亮升起,水面泛著光,天氣涼爽,我們抓一把乾草就坐在河邊。當地人夜間釣魚不用魚杆,而是用整卷細繩直接綁上魚鉤,把在河邊抓到的小青蛙當餌甩入河中,魚線留在岸上的一端,則綁在插入土中、繫上小鈴鐺的柳條枝上,一旦有魚咬鉤,鈴鐺就會響起來,這種叫做底鉤,專門用來釣夜間才活動的大魚。
額爾古納河是中俄界河,沿著中俄邊境一直往北流,最終與黑龍江匯合。河水偏冷,深秋季節開始漲水,河中的鯰魚非常多且大。釣鯰魚極需耐心,因為咬鉤通常在深夜,很多人會熬不住。兩個多小時後,河邊終於傳來鈴鐺聲,水面上同時激起很大的浪花;趕忙拉起魚線,感覺有東西拽著,很重,當地朋友說一定是鯰魚。收線的過程比較辛苦,來來回回跟大魚進行拉鋸,持續了十多分鐘,終於拉上來一條體長近一米多的鯰魚,約有五公斤,黃中透黑,鬍鬚很長,寬寬的尾巴甩來甩去。我們在河邊撿柴生火,把魚收拾乾淨,放點鹽和一把野蔥,用帶來的鐵鍋燉上,煮好後湯色奶白,魚肉滑潤鮮美。造物主的創造如此神奇,無論在地球哪一個角落,都有祂豐富的饋贈。
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