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童年:插班生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五年五月

對我來說,在居住的範圍內有自己的學校,是十分新鮮的感覺。其他人已上學數週我才加入,有點膽怯和不安,更甚者我發覺老師們全用國語授課。我雖然聽得懂,在廣州灣時還能夠流利地背誦總理遺囑及唱國歌,可是用國語對白和學習則是新經驗。原來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用官方語言上課乃理所當然!
其實我是杞人憂天,科目中有一門是注音符號,教導我們正確的發音。我發現自己可以很快就把握到拼音的方法,別人是靠注音符號學習發音,我卻可以將認識的字用注音符號寫出來,這委實秉承了爹媽的語言天份。
海關有自己的學校,證明關員和工作人員眾多、有足夠學童組成一間學校。校長是陳志學女士,四年級班主任是和藹可親,身材豐泰的秦老師。阿Dee上一年級,阿B要等下一學期才上幼稚園,所以整天在花園遊蕩,捉蟲看花,悠然自得,胖嘟嘟;頭髮仍然豎立的哈地已經六、七個月大,嘰哩咕嚕的自說自話,十分可愛。
印象最深的是上學不久,秦老師送我一本她親筆簽名的小字典,每個字都有註音符號。這本字典在以後的日子,跟著我走遍大江南北,幫助我學習每個字的正確發音。可惜印刷的紙張薄而質劣,數十年後紙霉字矇,無可奈何只好扔掉,但老師的關愛和它在我學習語言上的莫大功勞,不能抹煞! 詹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