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棕樹和香柏樹


樹木對人類的貢獻極大,尤其在減少溫室效應方面,它們發揮著關鍵的作用。透過光合作用,樹木吸收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並釋放氧氣,使地球的碳氧循環得以維持。因此,我們應心存感恩,珍惜這份禮物。
在現代城市中,高樓大廈林立,若有一個公園,種滿樹木,有草地,人們便稱之為「城市之肺」,因為它能淨化空氣、改善環境;亞馬遜雨林作為地球的「肺」,更是全球生態的重要屏障,因此,聯合國禁止大規模砍伐,以防止環境惡化。樹木的綠色不僅對視覺有益,亦能帶來心靈的平靜,醫學界也特別提倡多接觸大自然,以保護視力與身心健康。
第一、義人的身份屬於神。如同神親手栽種的樹木,受到特別的看顧與保護;因此義人無需懼怕困難,因為神必然供應、保守。
第二、義人栽種於神的殿中。他們不但有神的同在,更可享受神的看顧和祝福,如同神聖之地的樹木,時刻沐浴在主的恩典與指引之下,這使義人不論身處何地,皆能感受到神的臨在,獲得內心的平安和力量。
第三、義人無懼環境嚴峻。義人能如棕櫚樹般在乾旱中生存,如香柏樹般在風雪中堅挺。人生旅途充滿挑戰,或許會遭遇困境與孤單,但只要依靠神的力量,便能如這兩種樹木般堅韌不拔,迎難而上。
第四、義人即使年老仍能結果。一般而言,樹木隨著年歲增長會逐漸枯萎,但義人卻能在晚年依然豐盛,仍能結出豐碩果實,葉子長青,生命滿有活力,繼續為周遭的人帶來祝福,他們不僅自己蒙福,更能將祝福傳遞給他人,如同福杯滿溢,使更多人因他們的生命而得益。
敬畏神的人,不僅擁有穩固的屬靈身份,並且能在主的同在中成長,在風雨中堅持信仰,即使年老仍充滿生命力,成為世界的光和鹽,帶來正面的影響。願我們都能像棕櫚樹與香柏樹般,在信仰中茁壯成長,活出豐盛、蒙福的人生。 馬英傑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