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耶穌是「心理作用」嗎?


一般人認為信仰只是人的感覺,是想像出來的,就如有人怕黑,晚上睡覺時,亮著房間的燈,放一個符咒或十字架才可安心入睡,其實那些物件並不能驅魔,只帶給人一點安全感。心理現象著重人的感覺,沒有客觀事實作根據,但是如果主觀感受加客觀事實,這個結合的現象就是真的,是可信的。
B的叔叔曾提及在銀行留了一大筆錢,待他離世後就會給B。B相信叔叔,非常開心,有安全感,很富足;後來發覺叔叔撒謊,這筆錢根本不存在,B的富足和平安也隨之消失,這些感覺全是心理作祟,他對叔叔的感情也由愛變成恨。B沒有查證,單憑主觀的感覺,便相信了叔叔的謊言,結果就是一場空。
很多人以禱告是否靈驗,來決定上帝是否真實存在,這是非常錯誤的,我們的信仰應該建立在事實和《聖經》客觀的真理上。當牧師多年的我,遇見很多人處於「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的境況中,每一次我都跟他們分享《聖經》中神的應許,只要相信並抓緊祂的應許,心裡就得享平安,這不是心理作用,而是信實的神應許我們的,一定會為我們成就。
神的應許是:
a)信靠神必有指引
《聖經•箴言》3章5至6節說:「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如果你不知道前路該如何走下去,請相信神,交託祂,祂必會帶領你。
b)信靠神必有出路
神應許沒有一個危機是我們不能夠應付的。「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書 10章13節)「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翰福音1章12節)我經常跟有需要的朋友一起祈禱,求主在我們似乎已走到絕路時,指引我們,幫助我們。神一次又一次給我們驚喜,朋友的問題不但得到解決,心裡也有平安,這不是心理作用,而是相信神的應許,等候祂的幫助和指導,卸下心中重擔,享受安穩的人生。
你是否願意認識這位神,邀請耶穌進入你心中,赦免你的罪?請作以下的禱告:「耶穌基督,我願意接受你,我願意認識你。」你心中的平安不是心理作用,而是神確實與你同在。 趙善基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