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外情和性上癮的背後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五年四月

現今婚姻關係複雜,婚外情或開放式關係(open relationship)成了暗地裡的主流,一對一的婚姻關係仿如過時沉悶的代名詞。是小三、外遇很有吸引力?還是婚姻裡面有一股力把人退出去?我們是否肯先放下判斷是非、解決問題之衝動,願意去了解外遇者的心路歷程?細心聆聽就是精神分析師要做的工作。
需要把外遇者的心帶回家
婚姻生活最基本上是情感的連繫;而連繫須要聆聽。誰沒有壓力?丈夫工作有壓力,太太照顧小孩有壓力,生活總有數不盡的問題,情感上負荷不了,就想有人聆聽,接住此刻的我。若是被了解,情感被接住,整個人都會輕鬆下來,即使問題仍在,但會更有心力去面對,這就是比較理想的婚姻狀況。不過,聽得懂別人的經驗一點也不簡單。林夕寫的一首《Shall We Talk》,歌詞描述了家人溝通障礙的養成,大意是:我在外面遭遇的狀況不太好,心情壞透了,我好想和你傾訴,但同時你對我有期望,不喜歡接住我這副糟糕樣子。我的實相和你的期望有差距,令你失望且生氣;你生氣的能量反彈回來,我受傷,我會怪責自己怎麼那麼笨,交出真心給你用刀插?於是以後我在外面有甚麼不快的事,回到家就學會閉咀,只是對着電視喝湯,溝通障礙就是這樣日復一日養成了。把自己的情緒收藏起來,更為安全,但大家就漸行漸遠了。婚外情的試探不止是丈夫有,太太也會有。歸根究底,除了性的吸引力,也有很多其他的推力。例如:在家中得不到溫暖,不能放鬆,情感上不被照顧,這就會令人想從婚姻以外尋求慰藉。然而,這是逃避,沒有面對婚姻的問題,最終是需要把外遇者的心帶回家。性上癮的挑戰和對性的誤解
當代的婚姻和愛情遇上很大的挑戰:性上癮,婚前婚後後到受到波及。一般人對性上癮都是近乎條件反射地壓抑、禁止或唾棄,結果不只無效,這造成更大的反撲。若是自己沉溺其中,這種負面態度就更令當事人羞恥躲藏,與別人更疏離。奧古斯丁因受柏拉圖二元思想的影響,而將原罪歸究於身體的慾望,性的慾求而貶抑身體與性。這種神學思想,一直影響著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沒有適當處理人的慾望。這種思想再配合華人儒家禮教的傳統,造成對身體和情慾的雙重抑壓。當代精神分析看待性並不那麼邪惡,接納和理解性能量(libido),但並不縱容。性能量其實是愛的能量,乃上帝的創造,幫助人連繫上帝、自己、他人和萬物。下面的活動都是愛的能量流動,並不一定要通過性愛滿足:敬拜上帝;繪出自己都很喜愛的一幅畫;目標達到,而有人同你慶祝;父母樂意煮飯,而家人享受讚賞美食;救人一命,得人感激,大家都喜悅等。性上癮是逃避問題的方式
無論性上癮的是單身、戀人或已婚者,如果關懷者能夠保持一份憐憫和好奇去走近他們,了解背後癥結,往往發現患者有好深的孤單—情感需要沒有人明白和接住,而性上癮很容易就成為他們逃避面對情感問題的捷徑。從這角度去走近一顆寂寞的心,比胡亂用病態標籤(性上癮)一個人更人性化。與其斥責,不如帶領他/她學習自我認識、重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吧。通過情感流露連繫生命
有些沉迷在性關係的人,卻沒有嘗試建立深度的情感,與他人的生命連繫,就只是器官的連繫而已。精神分析將人的「性能量」拉闊來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深度的情感交流也靠能量去達成,我們就看見一個比較完整的人(whole person)。華人大都受儒家思想影響,提到有關「性」的話題便會感到羞恥,於是很少提及;但從《聖經》來看,性是神創造的一部分,《雅歌》就是一卷真情流露、敢於刻畫性愛的情書;所以我們要認真對待自己的身體,以及所擁有的能量(包括性的能量),重新認領(reclaim)我們都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和不同肉身需求要照顧。性的能量不只在於與他人發生性關係的一種慾望,更是一種連結(包含身體、心理和靈性的部分)。我們通過這種情感的流露,而又得到對方接收的話,那就是連繫著另一個生命。
許德謙牧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