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災難
語言、文字是用來溝通及清楚表達意思,但近年無論中文還是外文都起了巨大變化。隨著互聯網日益普及,人們的正統語文程度日見低落,愛用網絡文字和符號來表達感受。一時間出現了「神馬」、「浮雲」、「給力」、「童鞋」及「坑爹」之類令人費解的「網絡詞」。即使經常「織圍脖」(撰寫微博短訊留言)和瀏覽網絡世界的網民,也未必完全掌握所有新網絡詞的用法。假若語文失去了廣泛傳遞訊息的功能,而只限於某幾類人、某些年齡或某個圈子才懂的話,絕對是語文災難。
另一種語文災難是「慣用詞」。自從發明了「打造」之後,幾乎大部份廣告和歌詞都沒有創作,甚麼也「打造」一番。另一個莫過於「進行」,本來可用的「舉行」、「召開」、「展開」等多樣化詞彙統統給忘掉了,只此一詞,別無他選。我個人最深惡痛絕的就是「作出」,因為「作出」之後所用的,往往是個動名詞,可直接當動詞用。有所謂「文人」更畫蛇添足,在這個動名詞之後,再加上「行動」二字,如「作出檢控行動」或「作出評估行動」等,這是把中文洋化了的結果。
還有一種更嚴重的語文災難,就是「簡化詞」。十多二十年前出現了「維和」部隊之後,讀來、聽來就問題多多,還以為是「違和」(身體不適或違反和平?)而現時簡化詞已泛濫到只用兩個字去表達。「維和部隊」將來可能只稱作「和隊」;「企跳」(企圖跳樓,究竟「企」還是「跳」?)還有記招、慶生、飛安(飛行安全)、民調等等。有人將九龍工業中學簡稱為「九工」(狗公)?上水浸信會變成「水浸」,語文災難恐怕日後會被稱為「語災」(雨災)。從事文字工作多年,不否定語言文字要與時並進,隨時日而變;但歷史也告訴我們,語文的改變應該是多元化,而不是僵化,令人更加明白,而不是令人誤解。
梁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