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西馬尼園
那個禱告充滿著苦情、流露了順服、顯示出犧牲的愛......每次想起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落淚的禱告,內心都會被觸動。在受難節和復活節之前來看客西馬尼園(Garden of Gethsemane),感受特別深,因為那是耶穌和祂的門徒吃過最後晚餐後,前往禱告的地方。
八棵巨大的老橄欖樹
客西馬尼園是一個果園,位於耶路撒冷以東、橄欖山山下的汲淪谷。昔日是榨橄欖油之地(客西馬尼希臘文原意是 "Olive oil press" 壓榨橄欖油),可惜這行業早已不復存。今天園中仍種著很多橄欖樹,相傳其中八棵巨大的橄欖樹,乃是耶穌時期已經在那裡的「老樹」,因此必須將之圍起,以免遭到破壞。
《聖經》以「屢次上那裡去」說明,客西馬尼園是耶穌經常去的地方;祂一生的工作可以說是離不開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和默想。毗鄰客西馬尼園的萬國教堂(Church of All Nations),由16個國家合作建成,相傳殿中心的一塊大石,就是耶穌在被釘十字架前的一夜,在客西馬尼園作出哭禱的那一塊石頭。
被釘前夜往客西馬尼
當晚,耶穌帶著強烈的離別之痛,前往客西馬尼園。依馬太福音26:37-38的記載,那時與耶穌同去的是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而祂的心是極其痛苦難過,所以對門徒這樣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和我一同警醒。」耶穌開口禱告時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馬太福音26:39)祂清楚知道,十字架的酷刑會讓自己極度痛苦--身體的摧殘、心靈的煎熬、生命的犧牲,但祂更清楚那是自己在世上的最後使命,是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祂原本就是為此而來的。
汗珠如大血點滴地上
根據路加福音 22:44所描述的,在客西馬尼園極其憂傷的耶穌,筋疲力盡,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此時,門徒在哪裡呢?原來都睡著了!
耶穌就開始第二次感人的禱告:「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馬太福音26:42)回頭看見門徒仍舊睡著,於是又離開他們,作出和先前一樣的禱告。開始時,祂希望父神把這苦杯挪去;最終,耶穌卻願意遵行父神的旨意,坦然接受一切苦難。
耶穌仍活在我們心中
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人在禱告時面臨如此大的苦楚,也沒有一個人在禱告時,帶著這樣的感情和傷痛。
在客西馬尼園禱告之後,耶穌最親密的朋友們都令祂失望,其中一個門徒更背叛祂,其他的門徒也都離棄祂。縱然祂在十字架上,擔負著世人的罪之時,父神暫且離棄祂;但當祂完成救贖大工後,父神就叫祂從死裡復活,之後更把祂升至高天。
每想到這裡,在客西馬尼園灑下的眼淚,都給主擦乾了。哈利路亞,主復活了,主耶穌今天仍然活在我們心中呢!
黃廣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