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婚女嫁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乃是天經地義的事,奈何在今天的社會裡,依然有不少過了適婚年齡,仍是未娶、未嫁的「宅男」和「剩女」,原因何在?可有辦法逆轉這局面嗎?
父母理想落空
「不經不覺,愛玲已經35歲了!連一個男朋友都沒有,看見她形單影隻,嫁杏無期,我真後悔以前嚴禁她交異性朋友。」
「我家的志明跟你女兒,不也是有著同樣的際遇,四十出頭仍是單身貴族;下班回來,就只是愛上網和看電視。親友們常追問,何時請吃喜酒?真是有口難言!」
許多華人父母,在兒女唸小學時已千叮萬囑:「學業為重,千萬不要在求學階段談戀愛!」原因是恐怕他們交上異性朋友而分心,影響學業;踏進中學,更是步步為營;直至子女上大學,仍未有親密的異性朋友出現,父母或會沾沾自喜,深感兒女聽話,自己的教育成功!
可是,當子女讀完大學,事業也有了基礎,但仍未開始「拍拖」的話,父母便會焦急起來,催促他們快去找對象,並希望「一拍即合」,好趕得上在適婚年齡(三十歲之前)結婚生子,這是父母的理想。可惜年復年,眼見兒女30過後仍是孤家寡人,父母的如意算盤便打不響了。
子女沮喪失望
經歷長期的「洗腦」和嚴格的監管,性格柔弱內向的子女,從小就會刻意迴避異性,也缺乏社交技巧和經驗。成長後,進入工作環境,社交的圈子愈縮愈小,每日工作繁忙,根本沒時間往外去找朋友。同事當中,可能大多已有家室,而與自己年紀相若且未婚的,真是鳳毛麟角;加上某些專業,男多於女(如建築、機械、電機工程)或女多於男(如護士、教師),環境使然,一切似乎都不由自己掌控,令他們感到沮喪失望。
目睹同輩中,一個接一個地結婚、生子,漸漸地亦與同輩疏離了,繼而心理壓力越來越大,若再被人冠上「宅男」、「剩女」的稱號,真不好受!
二人反應不同
「愛玲每次接到朋友的結婚請柬,情緒就會波動。每次參加婚禮回來,都會關上房門大哭一場,真是可憐! 」
「志明卻剛相反,朋友結婚,他總樂於幫忙,一點也沒有傷感。朋友夫婦享受二人世界,他又樂於替他們照顧孩子,總之,他似乎安然接受單身的現況,決心不結婚似的!」
「我勸愛玲學效她的朋友,上網找對象。料不到她又如此保守,拒絕嘗試,深怕遇人不淑。真不知道怎樣去幫助她! 」
「我建議託親友給志明介紹女朋友,可是遭他反對,還說我太老土,真是愛莫能助!」
同樣的處境,然而,二人的反應卻不一樣。
一些溫馨提示
前車可鑒,父母若期望子女在適婚年齡能「鸞鳳和鳴」或「之子于歸」,從子女年幼開始,首先就要在道德倫理的教育上下工夫,可作為他們日後交友的基礎,也讓子女有正常的社交機會,培養他們的社交技巧,引導他們與異性交往的健康心態,在感情與理智上取得平衡,並且鼓勵誠摯友誼的建立。父母最要緊贏得子女的尊重和信任,有機會聆聽他們的心聲,瞭解他們的感受,在他們與異性交往擇偶的時候,能給與合理、客觀的引導。
至於被社會冠以「宅男」、「剩女」的人,不要失去自信,應保持健康良好的自我形象,不應因單身而自卑,需知道各人的情況不同,結婚有早有遲,只要找到真正相愛的配偶,遲來的婚姻未必不是福氣。最重要的是採取積極的態度,擴闊社交圈子,繼續培養美好的品格,以誠待人。「天作之合」、「佳偶天成」,中國人自古就相信婚姻由上天撮合,我們做了該做的,其他一切就看上帝的旨意。將來能有美滿婚姻,當然是好;即或不然,也當做個開心快樂的單身貴族。
劉龔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