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化英文
中港民間矛盾日漸加劇,每件事物都可以激化為政治爭拗,一旦處理失當,便會鬧得滿城風雨。例如,西九龍的戲曲中心被冠以Xiqu Centre後,便遭到不少人猛烈批評,指「戲曲」的英文應該是Chinese Opera,外國人不可能明白Xiqu是甚麼。例如,從前公安(警察)車輛都寫上"Gongan",教外國人看得一頭霧水,近年中國某些大城市從善如流,已將公安車漆上"Police"字樣。
其實,納入英語辭典的中文拼音不無先例﹕炒麵(Chow Mein)、點心(Dim Sum)、雜碎(Chop Suey)、功夫(Kungfu)、苦力(Coolie)等,都是外國人熟悉的漢化英文,至於如何規範新的辭彙,仍有待考究。中國政府致力推廣普通話和漢語拼音,七、八十年代便把中國內地一大批地名和建築物名稱,以羅馬拼音字母寫出來,但為免外國人看不懂,惟有不倫不類地加插英文解釋在後面。例如廣州的珠江,向來稱為Pearl River,後改為Zhujiang River;愛群大廈也變了Aiqun Hotel;石室聖心大教堂亦被稱為Shi Shi Cathedral,故此演變了後來如「星巴克」之類的英文加拼音的中國翻譯「特色」。
隨著中國國力增強,很多外國人學習中文,漢化英文辭彙漸趨普及,將來英語辭典或會收錄更多新的漢化辭彙。屆時你既可說Martial Arts或說Wushu(武術);既可用Chinese Medicine或用Zhongyao(中藥)。語言文字的演變不必太執著。
「香港」的英文譯音Hong Kong源於俗稱「蜑家人」的艇戶人家口音,他們把「香」的粵音讀作「康」,才出現Hong Kong這個英文譯名。當然,如果中國政府硬要把Hong Kong改為Xianggang,估計大部份香港人都會非常反感,但如果把它改為The Fragrant Harbour來遷就外國人,也沒此必要。說回西九的戲曲中心,它是溫哥華華裔建築師譚秉榮(Bing Thom)的設計。
梁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