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詩新民主黨沒汲取教訓
卑詩新民主黨在11月15日至17日舉行第42屆黨大會,也是該黨自5月省選失利後,黨代表首次雲集的日子。大會的主要內容,是省選失利及如何繼續在卑詩政壇發揮作用。從大會完結的各項訊息分析,筆者認為省新民主黨沒省察落敗關鍵原因,令卑詩政壇出現重大改變的可能性大減。
失利原因矛指狄德安
在今年卑詩省選日前夕(5月14日),省新民主黨的民意支持比率,一度較卑詩自由黨高出20個百分點,執政似乎是指日可待的事。不過,省選當天,省自由黨贏得逾半數議席,連續第四屆執政;反觀新民主黨的議席較上屆還少了一個,得票率也較上屆減少兩個百分點。
省新民主黨黨領狄德安(Adrian Dix)其後表示,需要時間探討路向。他在今年9月宣布,選出新黨領後便辭職;只是,當時該黨尚未公布選舉新黨領細節,反而成立了一個小組,研究選舉失利原因。在上月黨大會上,小組發表報告認為省選失利主因是:狄德安把選戰政策定調為正面宣傳,即沒攻擊對手自由黨政策的失誤、政綱傳遞不清楚、過份看重民調等;而黨的政治路向不是失利原因。另外,狄德安在黨大會致詞時表示,省選失利的兩大主因,是在註冊教育儲蓄計劃(RESP)及康德摩根(Kinder Morgan)擴大輸油管計劃的問題上,沒有跟省民進行充份溝通。關於前者,狄德安認為,省民不明白該黨希望把有關RESP款項用於扶貧的安排;至於後者,狄德安初期表示,要等待環境評估報告才公布立場,後來則直接反對有關計劃。
流失印華裔社區票源
根據上述消息,筆者對今次省新民主黨大會的結論是:該黨認為毋須改變本身政綱,只須換了犯錯誤的統帥狄德安。要是省新民主黨經過半年反思後得出上述的結論──輸家承擔責任,高層其實不必用那麼多時間。反而離任的省新民主黨主席薛豪達(Moe Sihota)在黨大會上的論點,把問題帶出──該黨流失了一些印裔及華裔社區票源,未來需爭取更多族裔票源。省新民主黨為何會流失族裔票源呢?筆者認為,這是與兩黨政綱有密切關係,與領導無方無關。少數族裔的人口在卑詩日益增加是不爭的事實,自由黨及新民主黨多年來均積極拉攏這批票據。本屆省選時,兩黨提名一些來自少數族裔的省議員候選人,結果是自由黨佔優。究其原因,新民主黨的支持者多數來自傳統工會,而工會一貫是以白人為主的資深成員把持,新移民能加入工會的寥寥無幾,更遑論成為工會主要負責人。
沒從失敗中汲取教訓
新移民難以加入工會,最後成為私營企業僱員、自僱形式的生意經營者以及小商業東主。這些人士對於新民主黨上台後可能加重福利開支,最終會增加稅項,自然深感擔憂,又怎可能把選票投給該黨候選人?相反,省自由黨推動亞洲地區出口的方針,正是滿足新移民對未來的期盼,因為他們可通過以往在原居地的人脈關係,取得業務發展機遇,改善本身的生活,這正是省自由黨取得較多族裔票的關鍵。省新民主黨卻沒有認真對待這情況,只是把省選失利歸咎於狄德安一人,沒有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如果情況繼續下去,即使是四年後的省選,恐怕該黨依然難以收復失地,卑詩政壇由省自由黨控制的局面不會轉變。當然,省新民主黨新黨領人選仍未定,一切還是未知之數,但單看今次黨大會的表現,實在難以覺得該黨有能力改變大局。
陳華雄(加拿大溫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