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生或死 同受尊重
納森是一間兒童醫院的男護士,目睹一名癌症病童米高,在離世前最後四個月所展現出來的勇氣和正面的態度,以及其家人如何以愛、對生命價值的肯定作回應,因而看到,即使在生命接近死亡的一刻,仍可以是那麼的美好、特別和微妙,致令他對生命有不再一樣的體會。
一同勇敢面對死亡
破壞米高身體的癌細胞極具侵略性,醫生竭盡所能-手術、放射性治療、化療、康復服務等方法都無法挽救他的生命。在他人生最後的四個月裡,正住在納森工作的病房,因此,天天跟他近距離接觸的納森,感受特別深。
雖然米高必須以輪椅代步、凡事倚賴他人,但是他和家人勇敢面對死亡的態度,讓納森及一班同事為之動容-生命接近死亡的一刻,仍可以是那麼的美好、特別和微妙。
納森不時陪伴米高到另一間醫院接受放射性治療,期間二人常會談天說地。米高本身熱愛運動、是一名優秀的學生,當他見到同輩在走路,卻自知永遠無法做到時,他不但沒有抱怨,而且還跟納森興致勃勃地分享他的愛好-跑車。
不願有人為他傷心
只有14歲的米高,無論在家人或者朋友眼中,都是看重別人的需要過於自己的。他表現出同齡孩子所沒有的成熟,縱使他知道面前即將發生的事,卻有智慧地把每個人的情緒,默默地肩負在他越來越衰弱的肩膀上。他絕對不願意家人或任何一名醫護人員為他傷心難過。
納森及同事們都愛跟米高交談說笑、舉手擊掌,甚至看電影,大家非常珍惜彼此共處的時間。為了減輕米高劇痛之苦,納森得為他注射鎮靜劑。
從來沒有怨天尤人
米高和家人從來沒有怨天尤人。在面對迫近眉睫,又無法理解的悲劇之際,家人不離不棄地陪伴著米高,在他生命進入倒數的四個月內,至親從沒離開過病床邊。納森因而有機會跟他的家人詳談,不時親睹他們互相歡悅擁抱的場面,而這些溫馨的時刻,讓納森領悟:死亡並不可怕。
米高的母親和姊姊在他離世前的生命的最後幾個小時,一邊握著他的手,一邊為他唱歌,他的父親則拿著氧氣罩,使他可以呼吸順暢。當米高的呼吸開始越來越急促時,家人的士氣並沒有因此被動搖,反而對他表達更多、更深摯的愛。那時,納森一直在病房內隨時候命,並親自看著米高的生命在愛中逐漸消逝......
肯定生命以愛回應
納森坦言:「米高的死亡,讓病房裡的每個人-由清潔工人至物理治療師、由部門主管至神經外科醫生都學習到,或生或死同樣需要受到尊重和愛。」米高以無比的勇氣及正面態度來面對不治之症,而他的家人也以愛、對生命價值的肯定作為回應,令接觸過他們的人不但深受感動,而且對生命有不再一樣的體會,尤其是納森。
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