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飄香
「五月初五是端陽,家家戶戶糉飄香。插上艾草佩香袋,娃娃胸前掛雞蛋。」聽過這首兒歌嗎?童年的記憶又被時節掀開。
每遇端午,家家戶戶,大街小巷都飄溢著甜絲絲的糉子清香。古代糉子又叫角黍、筒糉。角黍是因糉子的形狀有棱有角,內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糉是因最初的糉子用竹筒貯米燒煮而成。屈原投江自殺後,楚國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貯米投於水中祭奠。到了唐宋時代,糉子已成為民間美味的節日食品。
糉子的花樣雖多,但歸結起來,也很簡單,不過就是形狀與餡料的區別。形狀,有三角形,四角形,圓錐形等,無論哪種形狀,只要不漏餡即可;餡料無非鹹甜之分,一切全看自己口味。甜的糉子有:蜜棗,豆沙,棗泥、水晶糉等等。鹹的糉子有:肉糉,鹹蛋,火腿、香菇粽等等。其它還有兩類:清淡糉和鹼水糉,主要是紅豆、綠豆、南瓜等,吃的時候得沾著白糖吃,特別香甜可口。
糉子不僅好吃,包糉子本身就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能吃到奶奶包的糉子,當時譽滿整條弄堂的是奶奶的鮮肉糉。
奶奶總是選那些10釐米左右寬的深綠色糉葉,洗乾淨放在開水裡煮幾分鐘,等到都回軟了,撈起用清水洗淨,瀝幹。糯米也要提前一天浸泡,泡到米粒兒吸足水、漲開了。先分出包鹹糉子的米,加入鹽、糖、胡椒粉、醬油,醃製兩、三個小時。還要提前一晚準備好的是肉料。奶奶都是用豬腿肉,去皮後按橫豎纖維和肥瘦切成長方小塊,放入一個大盆,加糖、鹽、醬油、料酒反復捏啊搓啊,使調味料都滲入每一塊肉中,通常看到有白沫時就可以停了。
包糉子可是技術活兒,奶奶包的是四角糉。只見她左手拿2張糉葉,光面朝上,邊緣處相疊,右手另拿1張糉葉,也是光面朝上,把頭部接在左手糉葉的尾部,將糉葉接長,然後在總長的三分之一處折轉,兩邊相疊就成了一個漏斗狀;繼續用左手托住糉葉,放入一小半糯米,把肉按瘦、肥、瘦的順序蓋在米上,再鋪上糯米,壓緊,將長出部份的糉葉折轉,蓋住米,包成四角形象枕頭一樣,用棉繩按順序從左到右纏繞,打結紮牢。奶奶包的糉子四角勻稱,兩頭大小相似,紮繩從不打死結。
大功告成了,大鍋中放水燒開,把包好的糉子下鍋,水面要高出糉子約3至5釐米,用旺火煮2、3個小時,再用小火煮1、2個小時,千萬不能燜在鍋裡,得一個個撈出來,這時基本上香味已經飄出窗外了。
奶奶包的肉糉子,軟綿、濃香、肉餡足卻食而不膩,遠近鄰舍無人不誇。如今,糉子品種五花八門,也隨時可以買到,但卻再也找不到奶奶肉糉的味道了。
詩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