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選安樂死
公司餐廳的大屏幕,正播著最高法院的裁決-允許醫生協助病人安樂死,緊接著是一組無精打采、瘦骨嶙峋、動作遲緩的長者畫面,似乎在告訴人們:與其這樣活著,不如有尊嚴地死去。圍坐一起的同事們,不由討論起安樂死的話題。有人說:「如果我得了不治之症,醫生已放棄治療的話,趕快立好遺囑,安排後事,然後,擇個吉日執行安樂死!」眾人和應:「有道理!我也不想成為別人的拖累。」「是啊,人要活得瀟灑,死得漂亮!」
現代人拼命追求幸福快樂的人生,為了逃避痛苦和苦難,已經到了不計代價的地步。為了逃避婚姻中的犧牲奉獻、忍耐與責任,不少夫婦以快速而不留遺憾的離婚收場;至於年老體衰、病痛纏身的時候,還有安樂死可供選擇。
一般人對苦難深惡痛絕,惟恐避之不及,因為深信在苦難中學不到功課,也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相反聖經認為,苦難可以把人拉近與上帝的距離,聖經裡有位詩人說:「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現在卻遵守你的話。」苦難能讓人謙卑,對人更富同理心;更多的時候,苦難激發人的潛力,生命得以成長。
哪個健步如飛的成年人,不曾被摔得鼻青臉腫、哭過、鬧過、掙扎過,才學會走路?哪個金牌運動員,不是身經百戰、滿身傷病的?信心、堅韌、溫柔、謙卑等高貴品格,往往是由苦難磨練出來的。
飯桌上,大家把目光投向孤家寡人的我,一向羞於表達自己的我,鼓足勇氣說:「你們知道我是有信仰的,安樂死不會是我的選擇。如果上帝有足夠的智慧去管理宇宙,自然也有足夠的智慧看顧祂的孩子,不管孩子的狀況何等淒涼,四周的情形何等絕望,我相信上帝仍會照顧和愛護我,直到返回天家的一刻。與其安樂地死去,不如憑信心活著。」
周文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