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的治癌法則
西醫:將癌細胞趕盡殺絕
從西方醫學看癌症,基於癌細胞本質的改變及其生長形態的失控,已不再等同未變化癌前的組織,所以每一個癌細胞都是有害的異種,十惡不赦,唯一的對付方式是趕盡殺絕、一個不留。於是,可供切除的便施手術割掉,要是癌組織太大或已擴散,又或靠近主要血管和器官而不能作手術切除,便會用化療或放射性電療去毒死或灼死那些癌細胞;視乎病情所需,有時往往要手術加電療、化療三管齊下。這種徹底消滅的做法,在邏輯上是依循科學的概念,但問題出在這三種治癌的手段,卻有一定的非選擇性傷害(non-selective damage):殺去一萬個癌細胞,卻也要賠上等值,甚至倍數以上的正常細胞。
其實,自有癌症專科(oncology)以來的數十年,西醫治癌的理念都如上述般無大改變。癌症病人雖能生存,但身體卻會因治癌的煎熬和無可避免的副作用,令整體健康和生活質素不復過往。如此說來,真的不該用西醫治癌嗎?那又並非盡然。要知道,近十年出現了標靶治療(target therapy),開創了治療癌症的新紀元。
標靶治療帶來希望
一如其名,標靶治療是指用最尖端的納米生物科技(nanotechnology),設計出一種背上治癌藥的分子蛋白,以鎖和鑰匙(lock-and-key)的脗合程度去尋找和依附上癌細胞,而將它們攻克,從而不波及正常細胞。這種「一對一」的精準治療,如同我們瞄準標靶才去發射,自然百發百中,勝券在握。別以為這類標靶治療是科幻小說的橋段,現時安省的各大醫院,包括多倫多的瑪加烈公主癌病中心(Princess Margaret Cancer Centre)和京士頓的東南安省癌病中心(Cancer Centre of Southeastern Ontario)已採用標靶治療,除延長患者生命外,亦大大改善其生活質素,為癌病人帶來新希望。
中醫:容許病者與癌共存
若從中醫範疇內看,癌是一種病症,稱作「積聚」,其主要誘因是,患者受外在環境因素(如日夜顛倒、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或內在情志不暢(抑鬱、憂慮、喜怒無常),又或飲食不節(食無定時、暴飲暴食、肥甘厚味、酗酒等)所傷,令身體正氣虧損、耗津傷陰、五行失調、臟腑不和,導致血行不暢、衍生血瘀,與痰濁互相蘊結,最後積聚成有形硬塊,是謂「積聚」。身為西醫的我,當年唸中醫時,讀到這解釋癌症的概念,不禁讚歎中醫的博大精深,全然洞悉癌是源自體内的一種動態病理產物,比西醫早了二千多年!
壯己抗癌延長生命
首先要明白,中醫根基於二元性的相對:表裡、陰陽、寒熱、虛實、正邪。而當中醫説「正邪」二字,純粹是一個相反詞對,泛指任何能維持健康的(正),與能導致疾病的(邪)相反因素和力量,與靈界鬼神絕無關係,是為了對應種種內在因素的失衡和不調。
中醫治癌的基礎法則,是以先補氣活血去壯旺生命的正氣,再用化瘀散結去攻克癌症的邪實;攻邪不忘扶正,兩者同時進行。換句話說,中醫從來不會像西醫那樣甘願損己滅癌,反而主張壯己抗癌。中醫認為,癌細胞也不一定要剿滅,尤其當癌組織已不能切除或已有癌轉移的情況,中醫乾脆會讓患者帶癌生存,從攻邪轉向扶正,專注調理患者整體的氣血流暢與臟腑調和,確保正氣内存,癌病就不能干犯,患者得以延長生命之餘,也能享受「陰陽平和、精神乃治」的最好生活質素。
當年我曾在廣州實習中醫,在癌科病房隨手拈來的病歷,不少是末期癌症患者,用西醫的角度看檢驗單的數值和相關的病理報告,好些病人應已離世好幾年,卻赫然目睹他們行動自如,面色比當值的護士還要好!細閱他們的中醫診療紀錄才發現,他們每天都服中藥而維持現狀,活生生實踐了帶癌生存的理念。
中西未有歸一方案
誠然,綜合現今西醫的藥物技術和中醫的治療法則,仍未有一種能根治癌病的歸一方案。要是不幸患上癌症,應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首先接受自己的死亡機率已被癌病提高之餘,嘗試以客觀的態度,去了解面前的治療選擇及其有關的副作用;要以審慎而進取的態度,去選擇最能扭轉病情的方案。
梁貫哲(作者為安省執業家庭醫生、渥太華大學家庭醫學學院客座教授、安省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