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耆樂
人生每個階段都有所謂的成功秘笈-生兒育女有數不盡的產前班、育嬰親子指南;出來工作又有職場攻略,但面對65歲之後的十多二十年,甚至更長的生命時,又當怎樣去面對這四分一的人生?熟齡人越來越多,生老病死無可避免,怎樣才可以活得自在愜意,在感恩無憾中走完最後的路程?5月7至13日是全國「精神健康週」,現在就讓我們從最被忽略的長者精神健康說起。加拿大的人口結構在2016年出現了歷史性的改變:那一年的人口普查顯示,加拿大65歲或以上的長者有590萬(佔總人口16.9%),14歲或以下兒童有580萬(16.6%);長者的人口首次超越兒童,估計到了2031年長者會佔總人口25%。
華人忌談精神健康
根據加拿大防止自殺會的資料,加國每星期有超過10名60歲以上的長者自殺,每年約有1,000名長者因為故意傷害自己而被送到醫院。在自殺個案統計中,長者相對其他年齡組別屬高危一族,而其中65歲以上的男性更是高危中之高危。防止自殺會認為,長者自殺個案數字實際不只於此,而社會也沒有好好正視這個問題,致令家人或照顧者亦不懂得提高警覺。
移民長者精神健康差
長者自殺的數字反映他們在精神健康上的掙扎,假如是移民長者的話,問題更是雪上加霜。根據Wellesley Institute在去年發表的《大多市地區長者健康》研究报告,發現本地出生的長者和移民長者,在身心健康的自我評估上差別很 大,特別是那些少數族裔和非英語背景的長者,其中又以最近移民的長者情況最差。報告中指出:認為自己精神健康狀況優異或非常好的,本地出生長者有74%;最近移民的長者則是53%。報告認為大多市地區有接近三份之二的長者都是移民,當局需要正視他們的需要,以有效的途徑去幫助他們。
抑鬱非正常老化過程
多倫多耆暉會社工馮姑娘在日常工作中,接觸來自不同地區的華裔移民長者。她認為當他們在精神健康上出了問題時,的確較本地出生長者遇到更多的問題,例如在語言和社區融入上有困難、社交圈子狹窄、很容易與社會隔離、缺乏朋友等支持群體;又因為不懂英語,遇到問題時也不知如何尋求支援。
除此之外,華人社會對精神健康的了解亦不足夠,「很多人以為抑鬱是正常老化的的一部分,好像老人家睡得不好是很普通的事,卻不知這是情緒上的警號。」馮姑娘指有時連長者也不知自己有情緒問題。
在華人眼中,對精神健康問題更抱有錯誤觀念。「許多長者往往會將情緒問題等同精神病,在中國人的文化思想中,視之為羞恥。」馮姑娘稱很多長者不願承認自己有情緒困擾,總是說自己沒問題:「我不是發神經」,卻漠視了自己生活不開心的事實,而其中男性比女性更加不願觸及這話題。她希望華人社會明白,一個人精神健康有問題不等如就是患上了精神病,也應正視並尋求協助。
抑鬱症在長者中很常見,防止自殺會提醒大家:「抑鬱症並非老化的正常現象,反之這是自殺的高風險因素。」
策劃及撰文: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