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酸餐飲業
新年伊始,酒樓食肆人山人海,在觥籌交錯間,運行著兩個平衡世界:餐房內一家老少團圓歡聚,享受美食佳餚;同一屋簷下的另一邊,大廚則在高溫下炒菜,侍應捧著沉重的狼藉杯盤,他們成全了別人的天倫之樂,卻別無選擇地撇下家人。
根據全國統計,加拿大人出外用膳時最愛選擇中菜,中餐館廣受歡迎;但從業員獨特的工作生態,令他們無可避免地承受個人以至家庭困境,個中辛酸,不為人道。
餐館人生,百般滋味,我們享受價廉味美的食物時,勿忘背後努力付出的人。
還記得上世紀90年代,在多倫多仍然只有碩大無比,硬如石頭的菠蘿包、雞尾包,價錢也毫不便宜,但大家仍然甘之如飴,排隊搶購,縱使是一個走樣的港式麵包,對移民來說仍然充滿治癒性。今天我們吃到了質素不比香港差,性價比(price performance ratio)更高的港式食品,而中菜也成為加拿大人的至愛。根據Statista市場調查報告,截至2017年3月,66%加人在出外用餐時,會選擇中菜,中餐館的壯大發展,一切都是時代造就,歷史使然。
高質廚師 移民加國
19世紀華人飄洋過海來加建造太平洋鐵路,不少人在鐵路完成後,留下來開設餐館,又或是在採礦場、伐木場、大戶人家當廚師,成為最早期加國中餐館的起源。可是在1923年至1947年間,加拿大修改了《中國移民法案》(Chinese Immigration Act),將絕大部份的華人拒之門外,這段期間,不只中國公民,甚至是英籍華人也無法進入加國,所以法案又被稱為「排華法」。直至聯邦政府於1947年5月14日廢除了《排華法》,再於1967年開放移民政策,華人才可以用「獨立移民」身份移民。大量華人移民加國,對中菜的市場需求更大,而高質素的中菜人才亦開始流入。
楊培基師傅認為精心炮製的菜,被客人欣賞他最滿足。
華人移民 壯大市場
80年代華人移民開始大量增加,楊培基被飲食集團招聘,準備在唐人街大展拳腳,開設不同口味食肆,他總共申請了十名廚師從香港移民加拿大。這個時期可說是加拿大中菜的飛躍時代,基哥形容那時的多倫多:「發展蓬勃,人工高,工作很易找。」他記得當時月薪5,000加元,而開酒樓也很賺錢,生意「總會旺幾年」。直至現在,基哥仍然認為,中菜廚師在加拿大的待遇不算差:「初入行的人週薪有600至700元;負責炒鑊的廚師週薪有1,200至1,300元。雖然讀書多不一定代表賺得多,但以學歷和英語能力的程度來說,廚師的待遇委實不差。」
然而,近年來中餐館行業亦遇到不少挑戰,生意利潤不比以前,食材價格大漲,但餐館卻不能漲價太多,加上近年廣東移民不多,傳統粵菜酒樓不易為。更大的挑戰卻是人手短缺,以潮州菜為例,自基哥一班潮菜師傅退休後,多倫多潮州菜酒樓買少見少。他解釋:「潮州菜師傅需要長時間的培訓,粵菜廚師不容易中途轉做潮州菜。」
寧做裝修 不願做廚
事實上本地願意入行的下一代不多,工時長是一個問題,一週60小時是行規,雖然已遠遠不及基哥當年在香港當廚師時的工時-一週80小時。「下一代的年輕人不會選這一行,就算入行以後,不少人也情願轉去做裝修;以初入行的人來說,裝修一天有200元,幾年後更可以自己做生意,廚師就不易有資本自己做老闆。做裝修時間上比做酒樓更好,可以準時七點收工回家陪老婆吃飯,假日亦可以休息;對餐館從業員來說,這是不可能的事。」基哥坦言,相對於過去,現時年輕人的職業選擇更多。
基哥認為做廚師這一行的辛酸,從來都不是賺錢多少問題:「那種辛苦是在酷熱的廚房裡工作,抽氣扇不夠強力,渾身是汗,但一刻也不能停下來。當廚師最大的辛酸是,人生所有時間都要奉上,週末要返工,平時放工回來子女都睡了,自己醒來的時候孩子又去上學了。沒有時間和子女溝通,只有在孩子不聽話時罵幾句,又或買東西哄他們作補償,甚至和太太的感情也好不到那裡去。很多人更會染上賭癮,年輕時賺來的錢都賭光了,年紀大了再不能工作,捱了一世,老來沒錢、沒親情,晚境淒涼。」楊培基稱老一代廚師「臨老過不到世」的大不乏人,他們今天這一代較好,但面對的挑戰仍然不少。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