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
想談的不是魯迅筆下那位善良質樸,但迂腐頑固,在清末成了犧牲品的知識分子;想談的是小學讀書時,在描紅習字簿上學書法的上大人,孔乙己。《上大人》的篇幅很短,作為啟蒙習字教材只有二十五個字,最早發現於唐代敦煌寫經卷紙背面習字用的殘篇:「上大夫,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也。」由此推算,《上大人》篇自唐代已有,清代改大夫為大人,改丘乙己為孔乙己。
孔子名丘,字仲尼,丘乙己即孔乙己。那麼乙己該作何解?歷來有不同解說。有說孔子排行第二,就是甲乙的乙。還有他生於己酉年,取己字,故稱乙己;但孔子是儒家的聖人,在啟蒙教材不可能以孔乙己去稱呼他的。
另一說法是孔乙己沒有甚麼意思,只因筆劃少,便於初學,有前代大師說:「取其筆畫少,而便習耳。」「無取義理」這說法並不合理。縱觀作為啟蒙的習字教材,內容闡明儒家思想,二十五字意思必有連貫性,孔乙己三字怎會是沒有義理呢?另一有趣的說法是:清梁章鉅引《猥談》將《上大人》篇重新斷句為「上大人,孔,一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人可知禮也。」說是孔子上其父的書。但《猥談》為明朝談小說戲曲類的書,為吸引讀者,只求神奇,不顧真偽。所引只看到中國文字的活潑性,不可作為引證資料。那麼孔乙己作何解?待下期再說。
梁立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