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食物銀行背後的辛酸
有些人來到食物銀行時,其實已走到人生的臨界點,那種難處並不只是饑餓而已。 吳李樂萍記得在食物銀行接待過一名媽媽,由於家裡沒有食物給孩子帶回學校做午餐,因此不讓三個孩子上學;那時吳李樂萍心想,這是加拿大,不是第三世界國家,為甚麼會發生這種事情?她給這個媽媽食物時,特別再送上超市的禮品卡,受惠者接過禮品卡時號啕大哭,在那一刻將生活的壓力完全釋放了出來。原來她剛剛離婚,生活上失去了依靠,又找不到及時的援助,三個孩子是少年人,在學校饑腸轆轆地看著同學吃飯,但又不能告訴別人自己家裡沒食物,那種感覺特別難受,所以乾脆不讓孩子去上學。
吳李樂萍和兩位能說西班牙語、
阿拉伯語的食物銀行助手。(105 Gibson )
有時尊嚴的確會壓倒一切,包括迫在眉睫的吃飯問題。吳女士聽過求助者說:「自己從來沒想過會來食物銀行。」早前她收到一個查詢電話,一對年輕的留學生夫婦,距離月底支薪日還有5天,二人只剩下20元,家裡還有一些意大利粉和白米,吳女士勸他們過來拿食物,但這對夫婦再想了一想,就說自己可以去買十罐吞拿魚撐下去,將食物留給其他有需要的人。吳李樂萍感嘆道:「我為他們難過,沒有蔬菜,營養不會均衡,說到底還是尊嚴的問題,我只能對他們說:『我們在這裡。』」
吳女 士聽過使用者埋怨現時物價昂貴,但她認為最大的問題還是居住開支難以負擔,又說:「有人付了租金後,只剩下一百多元去買食物,如何能生存?現在租一個土庫也要上千元,若是賺取最低工資的人,你想他可以有多少錢剩下來?」
根據這麼多年的觀察,她認為光顧食物銀行的人,並不是懶惰不想工作:「很少人是只想靠救濟而不去工作的;事實上,今時今日靠政府援助是不夠生活開支的,但找工作也不容易,有語言和年紀的問題,他們自己也不想這樣。」
(105 Gibson )
吳女士表示,雖然只是義務工作,但跟一份全職工作無異,她一週四天上班,其他時間就忙於發電郵、做聯繫工作。作為基督徒的她不諱言,這是神給她的負擔,她只是與神同工去服務有需要的人,而從這份工作中自己也領受良多。她補充說:「我不覺得是自己幫助人,我在他們身上反而學到許多東西,他們經歷了那麼多掙扎,為甚麼還可以走下去?竟然還可以有這種復原力(resilience),他們願意敞開心靈告訴我這些事,我們能與他們同行這是我的福氣。」
加拿大華人大多生活安定,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努力打拼幾十年,今天享福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吳李樂萍鼓勵大家多投入社區工作,多接觸其他人,做有意義的事。「假如沒有和其他人傾談,根本不會明白生活是如此艱難的。有能力幫助周圍的人,就應該盡量去做。」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