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上學 媽媽當老師傳承正確價值
多倫多的Kari和Michelle自孩子出生後,放棄了個人工作留在家照顧孩子,更當了十多年的「在家教育」(homeschooling)媽媽。不少父母都經歷過為孩子溫習功課的煎熬,「在家教育」媽媽選擇自己全天候當老師教孩子,背後都有她們的強大信念。Kari和Michelle都是基督徒,很重視信仰價值的傳承。
兩位媽媽懷上第一個孩子時,都要面對放棄工作的抉擇,Kari稱自己在這方面沒有掙扎,因為覺得賺來的錢拿來交托兒費,跟孩子相處的時間又那麼少,實在很不划算;但對Michelle來說,放棄工作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時在卑詩省一間很大的社區教會當活動統籌,我非常喜歡自己的工作,丈夫卻希望我可以做全職媽媽,我的內心很掙扎,就請自己上司,即教會的牧師為我禱告,牧師只是告訴我一句話:媽媽是無法被取代的,那我於是下定決心辭職。」
同樣地,Kari的丈夫也希望她在孩子小時,在家裡陪著他們,讓孩子得到媽媽的照顧。Kari本來打算待孩子大一點再出去工作,不過之後她很享受在家陪孩子的時間,乾脆將孩子留在家中自己教,慢慢便成為「在家教育」媽媽。
Kari和Michelle都強調,選擇「在家教育」的目的絕非為了省錢;但一致認為「養兒30萬」的計算有點誇張,她們的孩子每人一年花不上一萬元,不過縱使如此,大部分的「在家教育」家庭都是靠一份收入維持,在開支上都要量入為出。Michelle表示,感恩神的供應充足,一家沒有缺欠,在用錢上他們會善用資源,例如選擇合適的二手用品,以至交換和出售自己的東西,也教導下一代理財的方法,早前Michelle的11歲女兒要學畫畫,媽媽就教她自己籌措學費,設計書簽,然後向朋友兜售。
此外,在家教育勝在時間有彈性,很多活動都可以安排在冷門時段進行,例如Michelle早前安排騎馬活動給「在家教育」的家庭,時間就在一般學校的上課日子,結果成功爭取到半價付費;其他如科學館、動物園都可以有這樣的優惠。而且,一家人也可以安排在淡季旅行,享用價格更便宜的機票和酒店。Michelle有一年就帶孩子回台灣兩個月,在台照樣上課。她表示:「我們去到哪裡,學到哪裡,上菜市場買東西都是學習。」節流之外,媽媽們也有許多開源的方法,例如有媽媽在早上去開校巴,然後回來跟子女上課; 也有媽媽在半夜,越洋當英語會話老師賺外快。
對於許多人怕負擔不起而不敢生育孩子,Kari相信神創造人,也希望人能繁衍下一代,「這個世界假如人人都不願生育,社會是會崩潰的。生育孩子不是要為自己帶來快樂,這樣是自私的,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想孩子接觸神,自己當然也要更親近神。」
Michelle稱這個世界的文化很難被改變,但假如大家都著眼於自己的真正「需要」(need)而不是「想要」(want)的慾望,很多問題都會比較容易解決。「人活在世上不過幾十年,人生的目的在哪裡?生活的力量來自得神的喜悅,這就是我們等了許多年,終於有了大女兒時,為她取名『Joy』(喜樂)的原因。」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