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姑上學堂
廣州灣寸金橋的住處,是我們離開梧州後的第一個整全的家,生活漸上軌道。
老媽一直耿耿於懷的心事又活躍起來:家裡的姑娘終日瘋瘋癲癲地帶著幾個同伴,荷槍實彈,忙碌地創出想像中的武功、剿賊、綁匪,絲毫沒有文化,是時候上學了!
初到貴境,要找到一間好學校委實困難,而且新學期已開始了幾個月,不能插班,要等下學期才有機會入學。老媽詢問幾個當地人,得知離家不遠有一所小學,口碑不錯,於是替我報名,大膽的讓我按正規年齡報讀二年級下學期。我從未進過學校,肚裡只有在鵬化時跟黃先生學, 會認不會寫的三百多字。上學是怎麼一回事?好奇又擔心。
學校在一座大廟裡,國家剛復原,百廢待興,能用得著的建築物,都被不同部門徵用。廟前是一大片鋪滿細黃沙的空地,後來我才知道,體操課及課堂之間的休息時間,我們都用這片空地。
大廟有兩扇重而厚的木門,門的兩旁站著巨型而凶神惡煞的門神,看見就害怕。跨過門檻,裡面是一個用大石塊鋪地的無頂大天井,那是我們早會的地方;對著大門有片牆,當中掛著總理孫中山的像,下面有毛筆抄寫的總理遺囑。照片兩旁各插一支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天井四周有許多房間,那就是我們的課室。老媽縫製我的校服、白上衣、深藍色胸口有袋的工人褲,鞋、襪、書本、筆墨、書包的準備更不在話下了!
詹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