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與不似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三年十月
「似」「不似」是在中國文藝理論中時有出現的用語,但在不同的情況下,會有不同的解讀和意思。
國畫講形似和神似。形似是把客觀物象如眼見般畫出,但不是複製,而是經過畫家對物象特質的概括、提煉。在這過程中,畫家可以結合寫實和抽象的手法,掌握物象的本質,加入一己的體驗,以神似去表現物象,這與實物不一樣。齊白石早期畫的蝦有十隻腳,眼畫成圓點;後期的蝦腳數目減少,眼畫成短橫畫。這樣的變化,是他經過多年觀察揣摩,覺得更能表現蝦騰躍活潑的神采,這神似已包含了形似和畫家的思想感情了。齊白石曾說: 「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這話說出在不失真之下,要兼顧畫家對自然和生活的感受,表現出個人的風格。
從文藝學習過程中,亦有不似—似—不似的說法。初學的捷徑,是模仿前人。例如學書法,入門選學顏真卿法帖,初階段的臨摹當然「不似」。若持之以恆,慢慢掌握到顏真卿的字形、點劃、風格的特徵,便步入「似」的階段。但藝術要展示自我,所以要跳出模仿,進入能代表自己的創新階段。如能成功,便能臻至一個屬於自己,「不似」模仿時期的新階段。在複雜的人際和現實生活中,不易堅持自我,但在不同藝術的領域中,為人提供了最好的追求真善美園地,讓人從中找尋、重拾自我,藝術教育真的不容忽視。
梁立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