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執政黨聽到華人的聲音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五年五月


社會公義平權會會長
吳婷婷
雖然今年大選的焦點聚焦在美國關稅和生活成本等問題上,但在CBC的民意調查中,有關「社會公義」的議題在關注榜上仍然排名第4,由此可見,並非每個加拿大人都感到這裡是人人平等的樂土。社會公義平權會(Chinese Canadian National Council - For Social Justice)會長吳婷婷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她期望大選之後上場的執政黨,在每一個政策上,都能體現社會平等,實踐反種族歧視的精神。「加拿大不是一個均等社會,最窮、最無勢力的人都是有色人種,包括華人,不要以為華人很富裕,華人的貧窮率高於白人,很多時弱勢社群都因為有限制,例如語言不好而得不到社會服務,我們怎樣能將這種社會差異(disparity)拉近呢?我希望未來政府能照顧這方面的需要。」
吳婷婷鼓勵華人要積極參與社會,讓執政者聽到自己的聲音。「華人的投票率不及南亞裔、黑人和拉美裔,除了要參與投票外,平日也要參加社區活動,也可以約見自己選區的國會議員,建立關係後讓他們知道華人的意見,這樣才能給政府壓力。」
吳婷婷以當年她參與的人頭稅賠償事件,來說明華人可以怎樣影響政府:「平權會在1985年開始支持當年支付人頭稅入境的華人,向加拿大政府爭取道歉和賠償的活動,20年間不斷向社區解釋,游說國會不同政黨,最終在2006年,加拿大政府正式向他們道歉和賠償,當年執政的保守黨願意道歉,最大原因就是認同華人社區有政治影響力,希望爭取以後華人的選票,我們要影響政黨,要他們聆聽我們的聲音,就要讓他們知道我們有能力影響投票結果。」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