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到以色列觀光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五年十一月

誤以為整個以色列被毀毁
加沙達成停火協議,終於迎來難得的和平時刻,這確實是一段來之不易的歷程。許多人說,終於可以期待前往以色列觀光了;但也有人質疑:「以色列不是已經被炸成一片焦土嗎?你們還要去?」其實,這次以哈戰爭的主要戰場集中在加沙地帶。加沙的確被戰火摧毀得面目全非—基礎設施、民居、醫院與學校都遭受嚴重破壞,重建之路漫長而艱鉅;然而,許多人誤以為整個以色列都被炸毁,事實並非如此。加沙地帶是一個長約41公里、寬6至12公里的狹長區域,以色列的軍事行動絕大部分都集中於此;而以色列本土除靠近加沙邊境的社區,曾遭哈馬斯火箭彈攻擊外,絕大多數地區—包括特拉維夫、耶路撒冷、海法、以拉他等主要城市—並未成為地面戰場,也沒有遭受大規模的轟炸。雖然哈馬斯發射了上萬枚火箭彈,但多數被「鐵穹」防空系統攔截,僅有少數落入城區,造成局部的損壞與人命傷亡,並非全面性的毀壞。靠近加沙的村鎮,在去年10月7日確實遭受最直接的襲擊,留下戰鬥痕跡,但這並非全國性的情況。

觀光景點大多保存完好
以色列的觀光景點大多保存完好。耶路撒冷的哭牆、聖墓教堂、拿撒勒的報喜堂、伯利恆的主誕堂、加利利湖區、死海、馬撒大等世界級的景點,皆遠離戰火,絲毫未受影響。特拉維夫的海灘、以拉他的紅海度假村、內蓋夫沙漠的壯麗景色、死海的漂浮體驗,一切依舊。雖然以色列國民生活大致恢復正常,但過去三年的疫情,加上兩年的戰事,令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旅遊業受重創,大量旅館、餐廳、旅行社與商店被迫停業。住在伯利恆的朋友告訴我,當得知停火協議生效時,當地人都激動不已。他們傳來伯利恆主誕堂的近況—教堂內空無一人,觀光客全無。伯利恆居民多為巴勒斯坦人,但他們深惡痛絕哈馬斯,稱其為「死亡之子」,並說伯利恆是「和平之君」誕生的地方,是一座象徵和平的城市。他們滿懷期待,希望遊客再次回到以色列,讓這片土地重新充滿生命與希望。
蔡黃玉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