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避稅真的公平嗎?

今期號角的專題由一則新聞開始,主角不過是普通人家,但因為父母在六十多歲就相繼去世,結果所有稅務的不利因素全都遇上了,後人要傳承遺產先得付上66萬加元高昂稅款。正因為傳承遺產稅關重重,身家上億的富豪不得不早早規劃,就像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因為ChatGPT的問世,輝達股價勁升,令他身家暴漲至1,270億美元。其實黃仁勳早在2012年,四十多歲時已規劃遺產傳承,令身家將來不會被美國政府打上40% 的遺產稅。
一如其他超級富豪,黃仁勳使用的方法,也是通過成立信託基金去避稅,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他成立的第一種是「不撤銷信託」,在2012年將700萬美元的輝達股票資產轉移到信託後,即放棄對這筆資產的法律所有權,資產亦因此不會計入遺產之內,如今這些股票已升值至逾30億美元,直接傳承給子女,可省掉10億美元的稅款;第二種是「保留年金信託」(GRAT),當初他將市值一億美元的股票放入GRAT裡,然後每年領取年金,到一定時期後,如今已升值至150億美元的基金,剩餘資產可由子女免稅或低稅承繼,估計可省稅60億美元;第三種是設立慈善基金,把輝達股份捐出,這樣做可立即取得稅務扣抵,同時減少其遺產範圍。黃仁勳的慈善基金會如今價值約20億美元,也相當於為他節省約8億美元的遺產稅。事實上,這種滴水不漏的遺產規劃,其他的超級富豪也同樣採用,但也引來社會反響—這樣避稅真的公平嗎?
陳筱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