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飽肚子
暑假回家跑了一趟,剛回來就開始想念媽媽煮的菜。每次回家都不用擔心吃不飽,反而是怕吃得太多,要減肥!
廚藝太差
從小到大,家裡的教導是,在家吃最省錢,但離家出來以後,才發現我的廚藝跟想像差得太多。記得有一次在煎培根(bacon) 的時候,煙霧瀰漫,火警鐘大響,最後還驚動了鄰居過來查看,我只好點頭賠罪,並打開窗戶通風,讓煙霧趕快散去。許多學生自己做菜時,多少都有過類似的經驗;不過日子久了,廚藝技巧鑽研得多了,自然有一日千里的進步,甚至後來到朋友那兒家庭聚餐時,大家都讚不絕口。工多藝熟,讀書、煮菜都是一樣。
吃飯三寶
可是,大部份學生都不懂得煮,也沒興趣和時間去煮,所以在「但求餓不死」的學生們中間,常流傳著一句話: 「學生吃飯有三寶:稀飯、泡麵和水餃。」這「三寶」確是我們居家必備的裹腹良伴。對學生來說,生活在講求效率跟速度的時代裡,能以最短時間達到最大飽足感最為重要,畢竟這樣才有時間打遊戲;不,我是說唸書。至於有些幸運兒,他們交到會做菜的男女朋友之後,自然就不用擔心吃的問題了,既有人照顧,飯來張口,何煩惱之有?
外食一族
如果經濟許可,如果真的好想跟朋友外出聊天,那麼,一起到外頭吃頓飯還是無妨的;說到底吃飯,在人際社交上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所以,很多時學生們會口耳相傳好吃的餐廳,更會相約一起去探個究竟。絕大多數餐廳的出品,比「學生級」水準做出來的菜當然好吃得多,難怪有一群學生早已加入「外食族」。這些人單在吃的話題上,就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只要說得出名字的餐廳,他們都無所不知,無不去試過,若把覓食的精神和精力投入在讀書上,肯定不得了;但對我這等窮留學生來說,省得就省,在外頭吃不划算呢!
最誇張的一次是,有同學獨自到滿地可旅遊。走入一家餐廳時,不知該點些甚麼,於是便打電話給一位在多倫多的「外食專家」,一講出餐廳的名字,他就如數家珍似的,從前菜到甜點各推薦兩道以供選擇,同時又還能精準地,說出哪道料理哪裡需要調整,深深地佩服佩服。互相蹭飯
學生之間也經常會互相蹭飯(廣東話說的「黐餐」更為傳神),蹭著蹭著,就培養出一種深厚感情來;彼此在對方需要吃的時候,就給對方吃,一如聖經說的「彼此相顧」,這種吃來吃去的互動,事隔多年後,每想來總會莞爾一笑。
海外留學生自有各種方法去填飽自己的肚子,從中也可以建立起更多的友誼。
所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