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環境
今年春天,萬錦市推行新的廢物處理規例,任何不能循環再造或分解,但又不構成危險的垃圾,統統要放進沒有顏色的透明塑料袋內,而每個袋內又不准載有超過四個有顏色的塑料袋。經過一段時日,居民已開始適應這種新的垃圾處理方法,且漸見成效。把垃圾分類處理相當重要,是學習愛護環境的初階,知道甚麼是有機和無機廢物,甚麼是有害或無害的垃圾,才能珍惜大自然,不隨便污染環境。
不過,很多人只停留在分類和處理垃圾的步驟上,分類固然可以協助「循環再造」(Recycle),但愛護環境其實應從基本生活著手。其次要學習「重複使用」(Reuse),很多機構以環保為名,紛紛印製和派發環保購物袋作紀念品,但消費者通常忘記攜帶環保袋購物,因而再買一、兩個,結果家裡的環保購物袋堆積如山!又例如,我們以為超市使用紙袋較為環保,但如果這些乾淨紙袋只用上一次便扔掉,豈不又要砍伐更多樹木?另外,我們不妨學習如何「履行替代」(Replace),例如使用水溶和天然分解的物料,以耐用器皿代替即用即棄的餐具,租借而不隨便購買器材等等。最重要是「減量」(Reduce),如果我們不改變積習已久的揮霍消費模式,上述一切等同紙上談兵。
生活在加拿大,四周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我們便誤以為自己履行了保護環境的職責,其實加國的污染及溫室排放量情況非常嚴重,像是居住在一間空氣流通的大屋內,不易察覺某些角落已沾
滿了塵埃。近期翻看《聖經‧創世記》,深深感受到神對人類的大愛,祂先造「生態」,後造「生命」,好讓生命在美好的生態環境下居住和成長。神創造生態和其他生物的頭五日,看一切都是「好」(good),創造人類後的第六日,更認為世界「甚好」(very good),因為生命有了美好的生態,並且把管理祂所創造世界的責任賦予我們,希望我們維持這幅甚好的圖畫。
梁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