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以外的真相
家庭暴力的統計資料,其實只是一個參考數字,因為背後還有一大堆隱藏個案。
《聚焦加拿大家庭暴力》的數據來源,主要來自三方面:警方報案統計、人口調查及加拿大公共衛生局的資料;然而,報告亦承認數字很難統計,更重要的是,許多受害人根本不想說出這些痛苦經歷。報告中列舉的原因有:
• 她們害怕自己和孩子的安全。
• 她們需要倚靠施暴者的供養。
• 她們對被虐感到羞於啟齒。
• 她們認為沒有人會相信,說出來只會被責難批評,甚至被捕。
• 她們認為這是私事,沒有必要向人說出來。
• 她們認為這些事微不足道。
家暴不分貧與富
多倫多家和專業輔導中心(Chinese Family Services of Ontario)的署理臨床服務總監方紫君稱,由2016年4月至12月為止,她們機構共接獲759宗家暴個案,比前一年同期輕微上升,98%家暴的求助人是女性。她又指出,主動求助的人很少,約只有一成,其餘九成都是由其他機構或專業人士轉介,例如一些華人機構、保護兒童會(很多時孩子也會牽涉在內)、醫生、親戚朋友等;而在求助人中大都有孩子,而操普通話的人數,以及近期空巢人士均有增加趨勢。
卡加里家庭暴力支援服務(Chinese Community Response to Family Vio-lence, CCRFV),主要服務卡加里家暴的華裔受害人及其家人,給予情緒支援,為她們尋求社會服務和援助。負責人註冊社工陸姑娘稱,求助人91%是女性;個案中10%的人是主動求助的,其餘20%由婦女庇護所轉介,20%由兒童廳轉介,約37%由其他機構及專業人士如醫生轉介,而大約13%由社區如親友等轉介。80%個案(以三十多至五十歲的居多)是中國大陸移民。
近年卡加里由於經濟不景氣,導致家暴個案暴升,警方統計由之前每年平均16,500宗增至2016年19,500宗,但該會的求助數字尚算穩定。
至於華裔受害人的背景,兩間受訪機構均稱沒有特徵,不一定只是低收入、低教育水平的家庭;高收入、高教育水平、專業人士亦可以是施暴者。
華人受害者難言之痛
陸姑娘指出,華人受虐者有口難言亦有其獨特原因:
• 她們如驚弓之鳥,不想提起,認為是丟臉及恐怕引起施暴者的更大反應。
• 以為可以讓兒女有一個完整的家庭而繼續忍受。
• 認為自己沒有謀生能力,不懂英語,不能自立養家。
• 自己想申請父母家人來加,需要丈夫的經濟支持。
• 結婚不久,仍然需要丈夫擔保申請居留。
• 對丈夫有感情,希望忍下去會有轉機,明天會更好。
• 抱「床頭打架床尾和」的觀念,不想面對問題。
陸姑娘見過有忍受了20年的案例,因為有太多的顧慮而長期留在被虐的關係中,最後忍無可忍才求助。
「家暴是會惡化的,可能起初只是語言侮辱,跟着就是身體暴力。」陸姑娘指問題出現時,出事人可向專業人士求助;同樣地,方紫君也認為家庭暴力會升級:「不健康的關係,不應容許它繼續發展下去,應該及早正視。」
號角